看了唐代诗人卢仝写的《七碗茶》,感觉特别铿锵有力、痛快淋漓,喝了一碗又一碗的七碗茶如同喝下一杯又一杯的七杯酒,顿生貂裘换酒也堪豪的豪气,感觉浑身是胆雄赳赳。
试看喝茶如喝酒,“一碗喉吻润”,清茶入喉,清香四溢,初喝酒也是先呡呡,让那种辛辣温润的滑入喉咙。
“二碗破孤闷”,茶能破闷,酒可浇愁,对影成三人,与尔同销万古愁,喝到忘了孤独和郁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三碗茶后,颇有酒仙李白之风,下笔如有神,斗酒诗百篇。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到四碗茶,就如喝了三碗不过岗的热酒,酒入喉肠,热血沸腾,一腔的烦心事不平事都抛到九霄云外,轻汗微出,解我愁眉,浑身轻松。
“五碗肌骨清”,茶水五碗了,可以说全身的毛细血管都流淌着清香的茶水,肌骨为之清朗。不管是专心喝茶还是一心喝酒,喝的浅酌低吟,还是酩酊高歌,都忘却了世俗龌龊之事,抛却了世间名利争斗,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六碗通仙灵”,喝茶居然也能喝到飘飘若仙,沉醉不知归路的状态,我也是醉了。茶烟升起,通往神明,邀青山作伴,请白云作陪,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真真是醉茶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不和喝酒的状态一模一样的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摇摇晃晃直上重霄九。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是不能再喝了,两腋生风了,如梦如幻,我欲乘风归去,这是要飞的节奏呀,要羽化成仙了,人生达命岂瑕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喝茶的,喝酒的,但愿长醉不复醒了。
把喝茶喝到如此非凡的境界,总结的如此到位,如此的标新立异,如此的豁达洒脱,真不愧出自茶仙之笔。卢仝一生爱茶成癖,有隐士之风,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七碗茶》的影响力不亚于陆羽的《茶经》,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将他的《七碗茶》演变成“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
茶中有道,酒中也有道。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