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画画,中学时曾一度选择进入美术特长班,这源于小学时的美术课。
那时的美术老师,是语文老师客串的,她也不知道教我们画什么,每次美术课,就让我们拿出绘画本,把自己喜欢的、想画的画下来。大部分情况,男生就画宝剑、枪、车之类的,而女生就画花花草草。
我也喜欢画花花草草,有时画自己想象出来的花,有时画自己见到过的花。最喜欢画的,就是刺梨花。因为刺梨花可以说是我上学路上看到的最漂亮的野花了。刺梨的植株其实就是荆棘从,全身都是刺,一般不会超过成人的身高,巴掌大的粉色花朵傲立枝头,球状的花梗上布满了毛茸茸的小刺,这些小刺就如现在的魔术贴,可以让刺梨花轻易戴在头上,这就是那时女孩子们很喜欢的头饰了。因为上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刺梨花,又经常摘刺梨花玩,所以我对刺梨花的观察和了解还是比较深的,第一次在美术课上画刺梨花,就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还爽快的给了我100分。虽然不是什么考试,也不是什么奖励,对我学绘画却是不小的鼓励。虽然最终放弃了学绘画,但画刺梨花这件事,一直都就在我的记忆里。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刺梨依然是家乡的特产,不过从原来的野生,变成了人工种植。
刺梨的果以前我们也吃,花谢之后,花瓣下面的球状花梗继续长大,就长成刺梨果,刺梨果还是绿色的时候,味道很涩,没人喜欢吃,当它长成黄色后,就可以吃了,有的很甜,有的酸甜,有的甜中带涩,要想遇到一颗很甜的,那就是中奖了。刺梨果是扁圆型的,个头也就和汤圆差不多,没多少果肉和水分,加上身上长满了刺,吃起来不方便,实际上我们比不喜欢吃,在加上是野生的,所以开花时节就被我们肆无忌惮的把花摘着玩了,最后剩下的没多少。
近几年,专家研究生刺梨果富含维生素C,而且可以入药,然后政府就鼓励大家大量种植刺梨。
今天去地里摘刺梨,发现刺梨原来很高产,一颗不到一米高的刺梨荆棘上,密密麻麻的挂满了刺梨果,只几颗就摘了一筐。以前没发现它高产,果然是被我们破坏太狠了。今天采摘来的刺梨,准备一部分用来制作成刺梨干,和青梅干类似;一部分泡刺梨酒,听说好喝,但我没尝试过。市场上有刺梨饮料,但我们不会做,就不尝试了。剩下的刺梨,等着商家来收购时再去采摘。
从刺梨身上,我悟到一些道理:当人们不了解一件事物时,只会对它的外面进行欣赏当了解它后,更注重它的价值。小时候喜欢刺梨,是因为它的花好看,如果不是如此,估计早就被砍伐光了。现在很多注意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不管它好不好看,只要它能带来价值,大家就愿意养护它。男女之间也是如此,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们很多的是注意对方的长相、性格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当结婚后,很多注重的是他能不能为自己或与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还悟到:人一定要有内涵。人们不知道刺梨的营养价值时,它是长在路边任人践踏随意采摘的野花野草,如果刺梨不是有营养价值的东西,那它永远都是这样的待遇。然而因为有营养价值,刺梨遥身一变,成了团宠。人如果没有内涵,没有能力,永远只能是路边不起眼的野花。长的好看点,多看两眼,或摘下来把玩一通,长的不好看,眼神都不给一个。
归结下来,其实,刺梨还是刺梨,变的是人,有那么多想法的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