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搭建了我们纯真的认知。
鬼怪异志打开了我们未知的探索。
神话故事延展了我们神圣的理解。
对于神话故事的讲述风格,我更喜欢袁珂《中国神话故事集》这种简洁明了的客观陈述方式,无关对错,无关是非,无关偏好,只有故事。把更多的人物行为品析,事情的利弊取舍无温度的展示,有利于作者根据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思考故事后面的寓意。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赏析,拓展,理解空间。好的故事,是每个人都有拓展书中每个人物心理、行动、命运的巨大空间。
例如:廪君和盐水女神的故事,有许多不同的民间解读。是廪君无情,还是女神狭隘?廪君是爱过,还仅是利用?女神是偏执,还是真诚?袁珂《中国神话故事集》中没有评价,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给了我们更多随着岁月增长,不同理解的空间。
中国神话故事又总是含蓄的,委婉的,曲折的。里面似乎总有牺牲、大义。人物总是天赋异禀、承载使命、担当重任、命运多舛。幸福的往往是众生,辛苦的往往是神明。
与之不同的西方神话故事有着明显不同之处。没有厚重文明历史的西方国家,仍未经过长久的岁月打磨,有些是大发战争财起家的,有的是依靠野蛮争夺强大的。这种前期铺垫短,后期爆发快的不均衡发展,使得他们曾经盛极一时的文化只能短暂的展现当时的人们忙乱的思潮,比如荒诞文学。
他们的文化每一个阶段都那么匆忙,繁花似锦,又昙花一现,后继无人,亦可说无物可继。还未好好的经过岁月的沉淀、探索与反思,就随着经济的飞跃进入了另一个时代,个人主义。所以经常会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作品和人们比较“开放”。
在这里我浅薄的解读为——他们更尊从自身的冲动,对人性的解读更为原始。
尼尔·盖曼《北欧众神》的众神各司其职,各自算计,奸诈、贪婪、骄傲、狡猾都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一切活动围绕着利己主义,妥协责任,依靠英雄,嫌弃弱小,牺牲他人。
众神身上除了天赋异禀,更多的是被放大的人性。
不是琼楼玉宇而是荒僻苍凉的大地,不是瑶池玉液而是深邃恐惧的海洋,不是威严肃穆的天宫之门而是高耸的围墙。无尽的生命之中,神灵依靠金苹果才能不衰老,他们会残疾和轻易的死去。即便是强大的神族也并非全能全知,他们用欺骗的方式为家园立起自保的围墙。神祇们面容肃穆地终日在内忧外患中严阵以待,也逃不掉命定的黄昏。
在这里有人会用一场短跑比赛告诉你:
“不管你跑得多快,也不可能快过思想。”
“没有人可以击败老年,因为最终她会击败我们每一个人。”
关于嫉妒的解读:没有什么会嫉恨太阳,嫉恨它的温暖和给大地带来的生命。
亦正亦邪,报复众神引来灾难的神——洛基。
他被众神厌弃,被众神依赖,众神畏惧他,陷害他。
洛基呢,他是众神身边的噩梦,无事生非,制造事端又能解决事端,嫉恶如仇,在众神的阴谋下又众神带来毁灭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