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椰果
椰子的外果皮是最外面那层光滑绿色的薄皮,里面能作为椰棕的高度纤维化结构就是中果皮,而最里面那层骨质的硬壳是内果皮。我们平时见到的应该都是去掉外皮或外皮和中果皮的。椰子的种皮很薄,紧贴着内果皮。因此剖开一颗椰子时,我们同时剖开的是果皮和里面的种子,直接露出了种子里的胚乳。
椰子的胚乳有两种形态,外侧一层是白色的固体胚乳,也就是平常说的椰肉,像椰丝、椰蓉、椰奶等都是用这种固体胚乳加工而成的,而内侧空腔里充盈着的是一般被称为“椰子水”的液体胚乳,也就是椰子里可以直接用吸管喝的部分,制作椰果的原材料就是这东西。
椰果的制作方法是让葡糖醋杆菌(也叫做木醋杆菌)在椰子水中发酵,利用其中的糖类等物质,葡糖醋杆菌可以制造出一种多糖——细菌纤维素,这些细菌纤维素浮在椰子水表面,积累多了就成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物质,捞出来继续加工就成了甜品店里的椰果。
本人至今只吃过椰子一次,就一次……因为壳太硬了,不对,应该是内果皮。总有些东东吃过一次再也不想吃了,比如榴莲,芒果,莲雾,人参果,地瓜(之前提过)等。可能再吃一次会有不同的感觉吧,但总是不愿尝试。
2.蒟蒻(jǔ ruò)
这东西看着像果冻,吃着很有韧性,名字略显高级。是用魔芋做的,魔芋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魔芋多糖,魔芋多糖就是让蒟蒻富有弹性的物质。
3.香芋
薯蓣(yù)科薯蓣属的植物(第一次说得这么专业是为了和紫薯区别啊),中文名叫做参(shēn)薯。甜品店里那种标志性的紫色香芋,就是参薯的一个栽培变种,它有独特的香草香味。而一般的白色参薯是食物,在华南一些地区被当作“淮山药”用。紫薯是旋花科番薯属的,和红薯是一家。这二位质地差不多,所以,咳咳,某些甜品店可能会用紫薯冒充香芋(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这二位的区别,后知后觉……)
4.西米
其实不是米,而是用西谷椰子所产淀粉制成的。西谷椰子和椰子同属棕榈科,原产东南亚,外观上看起来既像椰子又像棕榈。西谷椰子的茎中积蓄着许多淀粉,人们把淀粉“刮”下来,洗一洗、放一放、晾一晾,在还没完全干透的时候把它像摇元宵一样摇啊摇,就成为一粒粒西米,煮熟后就可以加到甜品当中了。
5.冰粉
西南地区街头,食堂常见清凉小吃。让冰粉能够凝固成冻的主要是果胶(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而提供这些果胶的就是茄科的假酸浆(我也不是很了解这个植物,我只知道吃)。食堂里的西瓜冰粉就不错,夏天快热化的时候先喝一碗冰粉,再吃饭最爽了。感觉日本的什么雨滴蛋糕(真名叫水信玄饼)看起来就和冰粉差不多嘛,但是好像说是用糯米做的,口感还是有差别的吧,有机会吃吃看吧。
以上大多来自某公众号,部分原创。
成都今天雾霾太严重了!不想出门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