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一直怀揣一个梦想,却迟迟未曾启程。哪怕现在的工作你不是那么喜欢,哪怕目前的生活你不是那么满意,你依然会选择在下班后聊聊微信、刷刷抖音,而不是把几个月前买的网课听一下……你以为像母鸡孵蛋一样,只要时间足够,温度足够,梦想就会自己孵化。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可是毕业四年以来,浑浑噩噩、不好不坏的日子让我日渐麻木,安于现状,心中的梦想更是被冷藏。直到今年9月份无意中听说了弘丹老师和她创办的写作训练营。
遇见弘丹老师时,我肚子里已经有了一个5个月的小生命,我的身份即将发生重大转折。这让我万分焦虑。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可以给我的宝宝带来什么,是优厚的物质生活,还是成熟的精神引导?都没有。如今的我一无所长,也不曾努力过。我很害怕在未来宝宝需要我的时候,我什么帮助都给不了他。
是时候了,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让生活发生一点改变,是时候启程了。虽然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起码我以后可以告诉宝宝,妈妈也曾为了梦想努力过的。
于是我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把弘丹老师的朋友圈翻了个底朝天,了解了青橙学院的价值观和课程介绍,也阅读了很多往期学员成绩和收获的文章。终身写作,笔耕不辍。这是符合我的期待的。同时也被弘丹老师办学的真诚和努力感动。开办写作培训课程的人很多,但是像青橙学院这样提供全年陪伴式教学的却少之又少。反复阅读了弘丹老师写的文章,真切感受到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期待。内心的一份安稳和信任,让我9月底果断报名了。
为了适应开年后的课程,我从10月中开始了清晨写作与每日阅读,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我的生活,不说脱胎换骨,但起码已经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了。
1.生活变得自律
每天7点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写作,对于我这个孕妇来说是不容易的。但是我很庆幸自己做到了。现在特别享受一个人坐在客厅,倒一杯热水,拿一支笔,写下当时心情的独处时光。
这份自律也慢慢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每天都会在写作结束后给老公和自己准备简单却营养的早餐;比如每天都会坚持吃促进胎宝宝发育的DHA,钙片和叶酸;比如每次洗完澡后会及时把贴身衣物洗干净晾晒,不再堆到第二天再洗;比如周末睡午觉时,不再任性把闹铃一关就睡到五六点,而是闹铃一响即刻起床;比如午餐过后和下班等待老公来接我的时候,我都会裹着厚厚的羽绒,绕着公司楼下走一大圈,为顺产做准备;比如在孕期嘴馋的时候,依旧控制饮食,尽可能告别了最爱的汉堡和炸鸡,目前七个月只胖了12斤,同事都夸我身材保持得好……两个月的阅读写作,竟让我变得如此自律,连我自己都要悄悄佩服一下自己了。
2.治愈孤独,变得乐观
作为一个天生敏感的“文艺少女”,我曾一度沉浸在多愁善感里无法自拔。从学校到职场,从恋爱到婚姻,我感叹最多的就是;我很孤独,无人能懂。
但是坚持阅读写作这两个月以来,我猛然发现这种“矫情”的孤独感在逐渐消散。写作对于我而言,是与自己对话。开心的事记录下来,内心会变得感恩;不开心的事则烟消云散,因为写作可以让我变成旁观者去分析事态,原来很多事没那么复杂,更不值得生气。而阅读对于我来说,则是与“老朋友”聊天,每次都获益匪浅。最近沉迷于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一种与作者直接对话的感受。仿佛村上春树就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在分享跑步给他带来的好处。我听完,恨不得赶紧把宝宝生下来,然后去公园跑步,恢复身材。
阅读和写作,就像是治疗孤独敏感的良药。只要一天不“服用”,我就会“犯病”,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
3.回首过往,与自己和解
我的原生家庭并不是那么幸福,我内心深处对父母有着埋怨和不满,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远嫁。对父母的责备就像一根刺,把我自己扎得很痛。
但这两个月的写作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那些曾经的快乐,一点一滴地重回脑海。我记起了幼儿园时,妈妈偷偷用节约下来的钱给我们买了一整桶泡泡糖;也记起了父亲发工资后给我们买过的礼物。不管以前生活多么艰难,也不管我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处事方式如何不认同,至少他们也曾为了养活我们去努力过, 也曾试着把自己懂得不多的东西教给我们,他们都是一直希望我们好的。
通过书写过去,我心中的刺渐渐软化。我开始与妈妈云淡风轻地谈起过往,也在内心选择了去原谅他们。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曾经的伤痛与自己过不去,而是自己不愿与自己和解。
脑海浮现出电视剧《都挺好》的最后一幅画面:新年清晨,明玉用钥匙打开了偷偷买下的童年房子,自己曾经无比憎恨的妈妈正在温柔地哄着那个被哥哥欺负了的自己。明玉嘴角轻轻上扬,安稳地笑了。我相信,未来阅读到某一段文字或者写下某一句话的瞬间,我也会彻底与自己和解。
4.从急性子到“慢性子”
从小老师对我的评价都是“急性子”,说话语速快,遇事内心急。但最近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却夸我说话优雅从容,让人如沐春风。这个高评价让我暗暗自喜许久。看来这段时间的刻意训练带来了成效。
因为多年未曾阅读, 需要一点时间重新适应。于是要求自己一字一句地在心里读着,不可着急,不可求速度。对于急性子的我,“慢”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样我就不会忽略掉书中精髓内容。同样,写作时,我也要求自己“慢”,提前构思好框架,争取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两个月的慢阅读和慢写作,让我学会了在说话时不再冲动表达自我,而是在思考后挑重点的表达。现代社会信息量太大,很多人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听别人啰嗦。所以放慢语速,并捡重点说,反而效果更好。从急性子到“慢性子”,从急躁到优雅,是阅读与写作给我带来的性格上的改变。
5.了解自我,攻克不足
双十一的时候买了一批弘丹老师推荐的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攻克自我的个人成长类的书。读完《厉害的人,从来不靠情绪表达自己》,我开始努力实践情绪管理,不再轻易对老公发脾气;读完《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我找到了与同事关系疏远的原因;读完《人类木马程序》,我捕捉出了自己惯性思维里的木马程序,并下意识地去逐一攻克……
人只有在足够了解自己并且接受自己不完美后,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这段时间对自我的观察和了解,让我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但这种“真实的不完美”竟然让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与踏实感。我是不足的,但我不怕。因为我知道了如何去攻克自己的不足,如何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今晚8点,2020年度的写作训练营就要开始了,很是期待。
期待自己可以坚持久一点,再久一点;期待自己可以走远一点,再远一点;也期待自己变好一点,再好一点。
2020,我想要遇见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