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蒋晶军老师写的一部记录他这几年教学生活的书。《序》里,他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觉得现在的语文课没有意思。我们在教室里成天围着那些知识转,语文课硬生生变成了为了考试而专门开设的课。”当然,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但是不应该哭天抢地只为知识,还应该为了语文的“有意思”。在书中,他说他努力做到这三点:尽量说得简单,经量不说概念,尽量说得温和。
第一章:这样教阅读,才有点儿意思
我的问题:1.通过整合教材?整合文体来教?了解作者背景?看原文或者别人的批注,见解?2.我们常关注考什么,教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把阅读教学与平时的考试结合?
1.教材是可以调整的。
(问题:是进行文体整合还是根据另外的什么?现目前的编排是根据主题进行的,也就是同一主题内容放在一个单元组)
蒋老师学得教材的调整,可以进行重组(如同一主题的内容,但是有递进关系的,可以放在一起),可以重新编排单元的主题(如:祖国在我心中,变成“留洋少年”),可以在单元之后进行添加电影、诗歌等。
2.有些文章,要舍得花时间
(问题:是怎样的文章?值得花)
蒋老师认为之所以有略读和精读文章,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老师讲的方法即可,但是如有一些文章是老师特别钟爱的,那么则可以不必“死教书”,可以把这一类文章详细讲。
3.我不喜欢一些课文
(问题:我也有一些不喜欢的文章,比如《一个好梦》)
4.有些文章,可以找出“原版”来上
(问题:上原版感觉上有些浪费时间,毕竟现在的修改,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的,原版文章很多地方学生读不太懂,而且还需要再单独去复印文章,劳神费力值不值得?)
很多文章在编入教材时,因为篇幅的限制等原因,编者不得不删改,但是很多经典的删改后的文章确实显得单薄,比如《渔夫的故事》、《巨人的花园》、《生命生命》等原版文章,删改后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作者的意图,让学生不能尽善尽美地感受到文章之美,像这样的文章,可找出原版,让学生感受原滋原味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语言风格。
5.文本解读靠涵养,但也有方法
(思考:我们从教以来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是读教材,不要只读教参,而现在自我实践后的方法告诉我,要看练习题,根据练习题来设计课堂教学。)
蒋老师说: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其次是还原生活。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生活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第三种方法是寻找“缝隙”,也就是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这本是“新批评”倡导的方法,我们可以放大来用,不仅要发现作品自身的“矛盾”,也要发现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第四是比较对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有修改,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作品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第五是“知人论世”。
6.记住,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分析完现行的考试,我发现记忆力真的是最重要的,语文考试的:看拼音写词语、解释词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作文……几乎都是在考孩子的记忆力。所以,现在好好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比什么都重要。
7.越不想应试,越要把“考点”摸清楚
8.教学的方向——多让学生体验
蒋老师的意思是不要先入为主地让学生找到关键词,然后在其中去找相关的理由,他觉得这样是为了上完课而上,而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当时的情景。
但是,我觉得这个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来决定的。比如:蒋老师上的《武松打虎》,他也是先让学生说出武松的人物形象,然后再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去依次找理由,分析人物。
9.教学的方向——多学习表达
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语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既有排比,又有倒装,主语后置,像放电影一样的慢镜头。
10教学的方向——多练习思考11目的不同,上法就不同
(思考:有哪些教学目的?)
蒋老师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举例,有三种设计方案,一种偏向于朗读,一种偏向于教学策略,一种偏向于学习思考,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因为教学目的不同,所以教学方案则不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
12.文学的文本要教出“文学”的味道
(思考:文学的味道依赖于老师强大的知识内涵。)
13.零敲细打的“朗读”意义不大
(思考:这个含义是不是和整本书阅读含义类似,零零碎碎的朗读,看似课堂热闹,其实意义不大。)
蒋老师认为:朗读对于那些优美的文章,包含深情的文章很有必要,但是对于说明文,讲道理的文章就不太适合,还是得要根据文体来。
14尽量避免“主题先行”
(问题同上,既然是按照主题编排教学用书,如何避免主题先行?避免后是不是更加显得零碎?)
主题先行是国民党时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根据观点,寻找依据,这在我们的课堂上常见。如,找到中心句,去文章中找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中心句是ok的?这样的好处是效率最大化,坏处是否定了孩子们的其他体验感受。
第二章:这样教作文,才有点儿意思
1.一个人写不好作文,原因很复杂
2.我的作文四阶段理论
3.我用四招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思考:这四招和后面的写作技巧有什么不一样?)
4.实用的写作技巧比“假天赋”更重要
5.我总结了100多种写作技巧
6.结合阅读课来教写作技巧
7我依然不放弃“作前指导”
8.我越来越看重“作后讲评”
(思考:作前指导和作后评讲,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方法,给学生拓宽写作的思路,并在评讲中了解到自己哪些地方没有写好,哪些地方写得出色。)
9.《孝女路四号》——光说不练假把式
10偶尔布置一些好玩的创意作文题
这一些作文题目很有意思,可以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运用 。
11.让家长帮忙做什么呢?
12.史沃普先生带来的三个启发
(思考:这是一个人名吗?三个怎样的启发?)
第三章:这样一起读书,才有点儿意思
1.持续默读,请勿打扰
2.我开过的一些书单
(思考:现在喊我来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书单,我开不出来,还是因为童书阅读量不够,不能给孩子们有针对性地推荐)
3.设计一些创意阅读单
(阅读书单,有意义吗?或者,是温儒敏先生说的根据不同体裁,如:说明文,散文……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单上面显示出阅读要求?)
4.偶尔开展班级读书会
(思考:班级读书会我几乎是每周安排,但是作者只是偶尔开展,为什?)
5.在QQ群里分享阅读感受
(思考:这是不是和我平时在微信群里面要求大家把那天读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放在微信群里面,一个意思?)
6.开展有“仪式感”的阅读活动
7.作家阅读周
(是根据这个作家,开展一段时间的阅读吗?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同一个作者)
第四章:这样的语文生活,才有点儿意思
1.见名人,实际是见一种“梦想”
2.教室,就是电影院
3.一个礼拜下午做研究
4.“智慧树”不仅仅是一棵树
5.新闻播报——练的不仅仅是口才
6.《兰德里校园报》——写作背后的公民精神
7.开学第一课:汉字故事
第五章:这样当语文老师,才有点儿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