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吴承恩一生失意,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封建势力极为不满,通常写文章来表达内心的愤懑和不满。
谈起《西游记》,很多人几乎都能背的过其中的情节,那九九八十一难。记得学生时代每年的长假,好多电视台都会放这个经典的电视剧,让人百看不厌,这就是中国名典的魅力吧。
小说描绘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极其逼真。其中孙悟空,又称孙行者,作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过程中的战斗主力,给人印象颇深。小时候看,就是看情节,关注点是唐僧在哪一集又被什么妖精抓了?有没有被吃掉?徒弟三人又是怎么奋力营救师父的……直到看了很长时间很多次数以后,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和人文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自身价值体系和社会观的建立,便不由得从那些故事情节中跳出来纵观这个故事。
故事开始的时候,天庭给孙悟空一个官衔——弼马温,悟空不屑,遂回花果山;天庭后续反复几次“招安”悟空,结果都不理想,甚至“引火烧身”。后来孙悟空在第五回大闹天宫之时,十万天兵天将都难以抵挡。即使在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之后,仍然毫发未损。所以天庭的庭长——玉皇大帝双手一摊也表示无奈,口念“悟空,悟空,奈若何”数遍之后,想到办法请旨如来佛祖求助,这样才把悟空镇压住,并且告诉他,五百年后会有人把他就出来,那个人就是金蝉脱壳的唐僧。
先说“招安”二字,就是劝降的意思。双方力量抗衡,战争暴力的形式定会带来许多伤亡,通过招安,好说歹说,不废兵马。《水浒传》读到最后不就是这样的结局吗?悟空法力高强,能七十二变,一根汗毛就能分身无数,既然不能被消灭,那对朝廷的力量总是会有威胁的,所以朝廷想了个办法,这个“套路”可以让悟空这样的势力得到“惩治”。
那就是五百年后的故事了。
唐僧揭下贴在五指山的佛符,于是石猴终于脱离压了它五百年的山石。如来佛本佛教,五指山为何在道教的地盘两界山?为什么在五指山上贴了佛符?
在去西天的时,悟空路遇各种奇葩,心想,我滴天儿啊!路上的妖怪怎么比天兵天将还要牛X一百倍,怎么干都干不过?!于是各种打探妖怪底细,得知是哪家神仙的一枚宠物跑出来吓人了ಥ_ಥ 所以悟空就跑去神仙家里,说你这鱼养的不行!你这坐骑怎么样的!你这娃怎么样的。。。
但是~神仙们一般还都挺乐意帮忙,所以悟空的每次求助,都会欠下一个“人情”,并且都是有“天庭政治关系”的人情,这些天庭的各路神仙说白了都是些玉皇大帝的官员嘛,你闹天宫把人得醉了,而后又去求助,人家跟你又没有太多的瓜葛和利益纠纷,为什么要帮你呢,所以那应该是玉皇大帝的意思,我其实怀疑那些山神野怪的都是提前放出来吓人的。其实也不必怀疑,在他西行之时就被告知,会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所以整个过程就越想越明白了,这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被设计好的一个“局”。悟空一个跟头就能办的事,愣是磨磨唧唧,唧唧歪歪地,峰回路转地发生这么多的故事 ಥ_ಥ
小结一下,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套路,用来磨合悟空等的心性,最终达到“招安”的目的。
扩展
说到唐僧救悟空,就是把佛符揭下来了。那么如来佛祖为什么会贴一张佛符在五指山上呢?
在太上老君用仙炉火炼悟空的时候,从炉里掉落的火焰不偏不倚地掉在今天的西牛贺州。这地方是中国佛教传说四大部洲之一。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宗教的地位纷争已十分明了。这并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我们听老祖宗讲中庸之道,讲“克己复礼”。悟空从一个顽固不化、不受羁绊的石猴,经历一番脱胎换骨都能修成正果。这不正是“克己复礼”的真实写照吗?虽然《西游记》是神话传说,但是吴承恩的精神意志,通过这篇名著淋漓尽致地被显现出来。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当然,悟空“改邪归正”的过程,不仅要靠自身的悟性,还需要外界的引导和辅助,比如他头上的“金箍”,和唐僧这样的贵人。其中在他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反馈的,他的“同事”——八戒和沙僧,他的对手妖魔鬼怪等等,这所有的经历,使得悟空的形象有血有肉,从一个不知名的石猴,华丽转身为“战斗圣佛”。跟现在网络流行语“吊丝逆袭”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我们年轻人,一定要坚持些什么,秉持些什么。或是信念,或是勇气。中文有个词叫作“趋利避害”,如果利害尚可避趋之,那么什么又是有定数的呢?我们要做的就是《了凡四训》中告诉后人的“安身立命,修身齐家”。
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和世界的新的能量载体。我们现在什么样,中国未来就是什么样,世界未来就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