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什么是“行”?从现在翻译过来,“行”就是行动,是外在的动作。而现在的“知”就是知道、理解的意思。而在儒家学说中“知”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德性之知”,一个是“见闻之知”而这其中“见闻之知”可以说是学习的一个过程,从外在求得天理。这也就是朱熹讲的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就与之不同了,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就是天理在你的心中,表现为你的一种可能性。
现在这么多人推崇王阳明,那么难道说朱熹的理论就没有道理吗?朱熹主要讲的成为圣贤的过程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一个过程。当一个人心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将自己的人欲之私降到最低,心中得到的理越多,就可以将离圣贤又近了一步。但是这似乎有一些被动的感觉,因为当你去学习,从外界格物的时候,你的心看着天理,依着天理而行,这就有一些被约束的感觉。就比如说:我是一名学生,每天在班级里正常的学习,向着更好的未来发展,但是班级里有班规,所以在行事的时候一定不能超过班规的底线。而这个班规,比如说有一条是不能打闹,要学习。而有了班规给你制定的这条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有一部分约束的成分。因为假设此时你去玩儿去打闹,而不学习那么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变低,于是你每天都依着这个班规去学习去生活,这就使得你是一个被动的成分。而这也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很像,当你想要从外界求得天理成为圣贤,那么自己就会想着:“不能这样做,要不然就不能成为圣贤了”或者“我要赶快去听课,要不然我不能成为圣贤了”等等。而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想法,导致你向着圣贤的那条路,是带着被动的。
然后我们再看王阳明,王阳明对朱熹的学说看法是不认同的,因为按照朱熹的说法,读书人去向着圣贤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些人整天只会去学习辞章之学,去寻求外在的天理,那么久而久之,时间长了,只是学习的知识就会变成规则和教条,就不再是真正的理。就说当你要去学习如何行孝,并且一直照着这个方法去做的时候,教条和约束。真正的天理只能从自己的任心中求得,求得人心后,再外推,再“人心上达,以天正道”。而那外推的天道、天理又可以“下贯以润吾心”将自己可能会走歪求利的心正回。这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真正的“心即理”。
而这个道理,在当时又很少人能想的明白。就比如说当时王阳明的学友湛若水,在他的理解中,王阳明“心即理”的意思就是知即是行,行即是知。在他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个人呆在家里,只要知道要学习,那么就算他学习了。很显然,这与王阳明所说的不同,王阳明所说的真知一定是建立在行上面的,而真正的行也是建立在知上面的。
还有孙中山,他认为,在科学理论创世之初,知与行是合一的。不过他是在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是在道德层面的知行合一。他的理解是有误的。并且,就算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也不全是孙中山所说的观点。就比如说爱因斯坦,在他研究和构思相对论的时候,他构思出这个相对论是“知”,但是他并不能“行”,因为他当时时代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仪器和理论的方法,所以,这样不一定是知行合一的。但是,我们还可以怎样来理解呢?就假设,爱因斯坦在脑子中构建相对论是行,而他去构建、去思考相对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造福人类给人类社会做出贡献,这是知。
知行合一中,真正的知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意义和动力,而真正的行,就是有了这个意义以后,对这个意义做出的行动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