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靜下的時候,足不出戶,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干擾,沉淀一段時間,的確是可以實現靈與肉的和諧的。
當你踏出了這個房門,為世事所驅使,為人情所遷就,為炫目、爆炸的時尚潮流所卷入……就容易產生情緒的躁動和不安分。這似乎是人的普性、本性,像叔本華所說的“欲望是永遠不能滿足的”。無察覺的人會以為正沉浸在幸福之中,自己擁有駕馭生活的能力,有意識的人呢,倘若能极其冷靜與靈巧地變換于幾種生活之中,倒也會織出個多彩的人生。
但多數人是夾在二者情形之間的。承受著外表的浮華與內心的折磨。明知一切皆如過眼煙,卻樂此不疲地追逐,明知沉潛的力量,卻總是難以欣賞這份寂寞的美麗。叔本華說:只要我們沉溺于一堆欲望及其不斷的希望和恐懼之中,只要我們是意欲活動的主體,就永遠無法得到長久的幸福和平靜。同時呢,理性與意志是對立的,意志總想限制理性,而理性卻總想識破意志的本質……
能夠完全洞穿并放下的人,必定會終成正果,可當下的時代,這樣的幾率退卻得可憐。
我們想做一個享受寂寞的人,清修的人,也是會有重重障礙的。比如,靈光閃現的過于頻繁了,也會迷亂了自己的方向,到頭來與花花世界里的俗類終究還是沒什么分別。
我們不排斥去體驗各色的生活,哪怕是罪惡,但任何的追逐都要在明確了風向之后,去觸摸它的靈魂它的影,為此一行程最終有個交待,而不是捕風捉影的折騰。
這樣以來,平靜的生活中蘊育著力量,單調亦是厚重。(200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