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有评论家会说,村上春树的作品没有日本味。近日看了川端康成的《千只鹤》,那感情含蓄得很难理解,似乎是日本特有的。
千只鹤故事围绕着三谷菊治对太田家两母女的摇摆感情开展。太田夫人曾经是菊治父亲的情妇,即使在菊治父亲死后,太田夫人的这份感情也不曾减淡。
菊治受邀出席栗本近子的茶道会,会上,太田夫人携女儿太田文子赴席。相见后,太田夫人将对菊治父亲的这份感情转移到菊治身上,并用楚楚可怜的眼泪勾引了菊治发生关系。菊治在太田夫人身上感受到女人特有的温柔顺从,渐渐也陷入到这段不伦恋中。
尽管感情浓烈得无法自控,但太田夫人对菊治家父子的感情带着绝望式的罪孽感。在听到栗本近子近乎羞辱的责备(让她不要阻碍菊治与稻村雪子的结婚),太田夫人选择自杀。
在菊治看来,太田夫人身上特有的女人柔顺,是一种美。日本传统作家对于女性的阴柔美总是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日本美学思想内核之一。
女人,在渡边淳一看来,是一个遇到即可上床的尤物;在川端康成看来,是美的化身,如太田夫人的女儿,太田文子那秀长的脖项,光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美与丑的界限并不绝对。千只鹤故事就是从丑的形象开始——栗本近子乳房上长着毛的黑痣。菊治小时候无意间看到栗本近子在房内半褪着衣服,用剪子修建像男人胡子一样的长在乳房的黑痣上的毛,那个视觉冲击深刻得仿佛印入了骨髓。
丑形象在记忆中留存久了,却带有一种除了丑之外的审美。川端康成是这样说的:
菊治连三四年前亡故的父亲和母亲的容颜,也都难以在脑际明确地描绘出来。看到他们的照片后,才确有所悟似的点点头,也许越亲近、越深爱的人,就越难描绘出来。而越丑恶的东西,就越容易明确地留在记忆里。
太田夫人的死被栗本近子解读为,为了把女儿推向菊治才采取的举动。事实上,菊治在倾心太田夫人柔顺的女人味的同时,也时常思念太田文子。而太田文子对菊治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我之所以评价千只鹤是属于日本的原因就在此。旁观者如我们可以看出太田文子对菊治绝非毫无感情。对于母亲的死,文子没有责备菊治连累母亲自杀,反而替母亲的深情感到自责,时常请求菊治原谅。
为了克制感情,太田文子刻意与菊治保持距离。同时,又会在做出一些举动后反悔这个行为,例如赠送菊治母亲遗物志野陶之后道歉、给菊治写信(似乎是写心中感情)后撕毁信。这种口是心非的举动,都像世间男女热恋又不可恋的行为,可以看出她情不自禁又故意克制。
除了栗本近子、太田夫人、太田文子,还有一个象征千羽鹤的少女,稻村雪子。
菊治推测,栗本近子极力撺掇他与稻村雪子的相亲,大部分原因是近子想在雪子身上施以影响力,间接对菊治施以影响力。菊治讨厌栗本近子的感情,延伸到他拒绝与稻村雪子相亲这事件上。
故事最后,太田文子在菊治家摔坏志野陶后,失去踪迹。菊治与雪子的相亲也截止到菊治让近子到稻村家拒绝婚事为止。
千只鹤通篇没有说「我爱你」,但通篇都是「爱情」。
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