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文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时:时常,经常。
③习:温习、练习。
④说:通“悦”,愉快、高兴。
⑤朋:志同道合的人。
⑥愠:恼怒,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了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实习它,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当年留有这句话,一定是有感而发,至于他当时在学习什么,使用怎样的学习方法,都已无法得到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快乐,是因为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反观我们今天的学习,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不平衡,结果远远重于过程,入学、升学、考试、就业、升职、考核……完全是学习结果的乐土,而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学习过程占据的地位与它的时间恰成反比。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对象、目的、方法等,其中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好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什么秘方,即使在《论语》中也能找到不少,如“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等,任何学习方法的应用都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不能盲目套用。这就如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释,如果不联系时代背景、人物特征、前后文关系等信息,单单从字义解释,就会得出“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样枯燥、没有说服力的结论,对于学生的学习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其厌学情绪。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从远方来看你的朋友当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说明别人还是很把你当一回事的,记得有朋友的孩子结婚,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很反感“一个个的都跑来干什么?搭点礼钱还不如我给他们开宾馆的钱多呢。”像这样的朋友是不是就该绝交了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不是感觉孔子那个年代的人对被别人知道这件事很重视,“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莫我知也夫。”、“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我个人分析可能是由于当时选拔人才的方式“荐举制”、“养士制”造成的吧,所以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想说现在的学者学习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任何学习方法都是灵活、多变的,对于不同学习对象又是独特的,没有一种学习方法可以简单复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耐心摸索,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