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湾村的两个钉子户,一户旧恨一户新仇。旧恨是楚闲家,新仇是徐小酒家。
先说说新仇。说徐小酒就绕不开他的父亲徐三杯和母亲何仙姑。徐三杯不是本名。他是南方人,文革后期插队到六湾村。因为有文化,老书记安排他到村里的小学当了教师。徐三杯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一直咳嗽。冬日里他总是端着白色搪瓷缸子坐在墙根晒太阳。他为人和善,没有架子。聊天时习惯拿起杯盖敲敲杯沿,有时会伸出三根手指,说自己一天需要喝三杯。一杯茶提神,一杯酒驱寒,一杯药治病。时间久了,都管他叫徐三杯了。
文革后,徐三杯留在了六湾村。老书记很高兴。徐三杯没娶赵家的姑娘,娶了马难坡的何仙姑。老书记很不高兴。
何仙姑本名也不叫何仙姑,她成了远近有名的神婆子后,大家都管她叫何仙姑。
何仙姑属于神婆界出道即巅峰的存在,并且一直是顶流。
那一年,四里八乡闹鼠疫。何仙姑忽然宣称自己梦里向一位老神学了方子,能治鼠疫。于是,何仙姑在家里摆起香案,做起神婆子的行当。
赵立仁专门去看何仙姑治病。不过是捏点儿香灰洒到所谓的神仙水里。什么神仙水,就是一杯白开水,骗子。要是搁到文革,赵立仁一定带人砸了她的摊子,抓她游街。
赵立仁对何仙姑嗤之以鼻。但邪门的是那杯白开水真的管用。那段日子,徐三杯家门口人声鼎沸,何仙姑风光无限。
何仙姑的能耐从哪里来?不久,村里人的目光聚焦在徐三杯的搪瓷缸子上。徐三杯每天喝药,但从没见他去药房抓药。他的药是自己上山采的。人们恍然大悟,何仙姑哪有什么法力,这一切都是徐三杯的本事。借何仙姑的名头做事,这符合徐三杯低调内敛的做派。
后来不知谁提出应该让徐三杯当村长。他有文化,有本事,比只会唱高调的赵立仁强。
话传到徐三杯那里,他莞尔一笑:“我一个病秧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学校撤并没了营生,全靠何仙姑做这个糊口度日。说出去,不是啥光彩的事情。谢谢有心人的好意了。”
徐三杯意有所指。这个好心人是谁呢?赵立仁职业生涯里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赵立仁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没发现哪个有造反的苗头。向老书记问计。
老书记说他喜欢听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评书里说曹操没当皇帝,他的儿子曹丕后来当了皇帝。
老书记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赵立仁视徐小酒为眼中钉了。
徐小酒一年年长大,赵立仁感觉对六湾村的掌控力也一年年变弱。
赵立仁认为自己掌控力变弱跟楚闲家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