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埋头苦干应当以充分的文献调研为前提。这其实是一个常识,哪个研究人员不暗此理?但实际研究中,科研人员却极其容易在不做充分调研的情况下拼命硬干,直让人怀疑他们脑子里是否真的装着这个常识?
我不禁会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会促使研究人员在不做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就敢凭着过往的少量经验和直觉一路猛干下去呢?机会主义的成功是一大毒瘤。现在科研体系的选拔制度,可谓简单粗暴。只要手握CNS顶刊的论文,基本上在大学里不愁找不到职位。但实际上,同样是顶刊的论文作者,其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完全不同。《史记》中有“功人功狗”之论,这同样适用于评价一个研究人员对于一项成果的贡献程度。有的人可以仅需优秀的执行性,通过有效地执行导师的想法,然后发表不错的论文;有的人既自己构思想法,又自己实现想法,然后发表不错的论文;还有的人运气确实好,偶然发现一个意外的现象也可以发表很好的论文,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深入周密的思维训练。很显然,虽然都是顶刊论文作者,但他们从中获得的训练的系统性,深入性却可以千差万别。所以,如果仅看是否有顶刊论文,根本就无法准确评估一个准PI的学术潜力。但不论是通过哪一种情况得以发表顶刊论文,踏实苦干的功夫都是不可或缺的。
那些因为机会主义偶然收获成功的人还是会倾向于机会主义的研究风格。那些崇尚高效行动力的人则以不断地做成很多事为乐事,也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做文献挖掘的准备工作。只有那些很早就独立地经历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流程的系统训练的研究人员,才真正能够认真去做文献准备和挖掘的工作,因为他们早就深谙把握航向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掌控航向的技巧和能力。起点看起来或许很相似,但5-10年之后,这些研究人员的学术成就便可看出明显的分殊了。
故而,为长远计,年轻的研究人员应该暗自警惕,努力巩固科研中每一个环节所需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着急发顶刊论文,追求早独立这两三年的短暂时光。否则,以后漫漫的科研人生真的就只剩下无休无止的拼命硬干了。那科研的乐趣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