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开始,体会了一些生离死别。每个人都有故事,或长或短,旁观着他们的离去,我的心里泛起涟漪。
第一位是喜欢吃棒冰的陈女士。自我记事以来,她爱笑,喜欢我们这些小孩子,爱吃棒冰。年岁给她添了皱纹和银发,以及不自主的颤抖。在我眼里,陈女士优雅而美丽,温暖而慈祥。按礼,我该称陈女士一声外婆。这位外婆给了我第一个名字,伴随我一直走过小学,初中。因为旁的原因,后来我改了名字。那时,她开始记不住人了。我不敢告诉她改名字的事情,总是心有愧疚。这位外婆在冬天的时候病情加重,不饮不食在家中安静地走了。葬礼简单大方,我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或许她床前围着的人她已经认不出几个,或许她已经不记得我了。到了最后我才知道外婆的名字,名字中带着几分英气。到如今,我看着我的第一个名字只会出现在户口本曾用名的那一栏,总是有些难过的。感觉像丢了很宝贵的东西一样,感觉像背叛了她似的。外婆,名字和你,我会一直记得。
第二位是一位爷爷,爷爷的故事带着几分凄凉。多年前,为了维护爱人失手致死他人,在监狱待了十多年。他的爱人一人拉扯大了儿子,待他回来时,儿子已成少年了。两个人看着儿子成家立业,以为岁月静好。突然爷爷得了重病,化疗放疗做了一堆,人也日渐消瘦。眼窝变深,颧骨凸显。一次次去医院花费高昂的医药费,忍受着治疗的痛苦,近旁渐渐不能离人。爷爷放弃了治疗,尽管因为病痛寸步难行,还是选择在家待着,等着死亡的到来。于一个凌晨永远闭上了眼,撒手人寰。按照这边的习俗,家里人又张罗他的葬礼。用纸折的元宝堆成了小山,他那位叛逆的孙女静静地为他烧着纸钱。他的故事我并没有多少体会,那群帮忙张罗葬礼的人告诉我世间善良还有很多很多,活着很值得。
第三位是一位奶奶,她的孙女与我是校友,两家人好像也算亲戚(家族太大,不是很清楚)。奶奶是很慈祥的人,记得之前见她时,身体很硬朗。喜欢和老伴出门遛弯,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葬礼上爷爷(她的老伴)看上去消瘦了很多,没有往日的笑容,眉头满是忧郁。按老人家生前的愿望,葬礼风光体面。对爷爷而言,奶奶的离世应是诛心的痛了。
尚东峰有一首歌叫《众心相》,“时间不痛不痒,我们却变了心肠”。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或许都将喜怒哀乐尝遍了,体会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经过岁月的洗礼,守住那颗始终如一的心很难吧。都会成长,都会变了模样。逝者终,生者痛。无论那个葬礼又多风光,那个人永远都看不到了。没有一直存在的悲伤,生者始终还要吃饭,穿衣,睡觉。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吧。生离死别都是曲折跌宕,突然有一天听不到那个人说话了,看不到那个人的笑容了,感受不到那个人的温度了。人要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停了心跳,没了呼吸,生物学上机体停止运转;第二次一张死亡证明抹除了所有身份痕迹,第三次被所有人遗忘便是真正的死亡。平凡的人终究会被忘记吧,趁着活着的时候,努力的活着吧,去爱并被爱。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复杂。这些葬礼给我的心灵震慑没有办法用言语来描述。无论生活怎样,努力活下去,活下去才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