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琐碎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于是在微信读书上找来了《傅雷家书》读一读。
这是我第一次很系统的读这本很著名的家书著作,以前也看过书里面的节选文章,都是了解个只言片语,完全不能理解父亲傅雷对儿子那种浓烈的深厚的父爱。
这次完整系统地拜读了之后,才更深得理解了为什么长久以来,这本用家书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能够如此经久不衰,在各个时期都深受读者喜爱。
因为那一封封书信,一段段文字里透露出来的伟大的父爱母爱,永远是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大的几点如下:
第一,著名翻译家傅雷,作为一个以严厉著称的父亲,在儿子去波兰留学期间,满满的是对傅聪的牵挂和关,像极了无数平凡的父母对在外漂泊的孩子的牵肠挂肚。
儿行千里母担忧,普通人有,名人大家亦有。
第二,作为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要求极为严格,不管是做人的原则还是在学业追求方面。
一封封家信,不厌其烦地告诉儿子,怎么做人,怎么与师长,朋友,亲人相处;如何精进学业,苦练琴技;如何劳逸结合,高效利用时间,如何正确对待精神倦怠和学业困惑。
父亲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事无巨细地告诉儿子,怎么说是对的,怎么做对自己,对别人,对国家是有利的。
傅聪的成功,一方面跟他自己的天份和刻苦努力分不开,另一方面,父亲在他身后给予的指导和教诲,也为他后来的艺术之路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土壤。
第三,父亲在给儿子的书信中,从来不只谈家长里短的琐事,有时他们会聊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讨论中国的绘画历史,尤其是父亲时刻提醒儿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记得祖国对自己的培养。
胸怀大爱的父亲,把自己对祖国的爱传递给孩子,让他时刻不要忘了自己的来处,时刻不忘只身在外,代表的是国家,是中国。
读这本家书,让我得以窥见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其中的某些教育理念,教育真谛,确实值得普通的我们,认真琢磨,好好反思学习。
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任何时期都是
值得模仿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