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在2018年年尾
2018年又近尾声。
这一年我都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遗憾?
这种问题对我好像已经不再有那么大的意义了。
中年人的生活,都是后脚赶着前脚走,每天都在急匆匆中度过:老大上补习班,老二上幼儿园,老大生病了,老二生病了,老大进入青春期了,老二正是麻烦的两岁,父母催你多回家看看,工作太忙了,自我越来越小了,朋友联系越来越少,伴侣则成纯朋友了……
甚至连情绪都很难再有了。因为经历得多,一般的事情根本没有重要到要动用自己情感的程度,因为心里知道,往前过着过着那些曾经看似天大的问题自然就没了。
这到底是智慧?还是麻木?很难说得清。
周遭的情形随时都在变化,你始终有核心的任务:跟猪队友相互配合,好好经营家庭;养育大两个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健康的人;好好爱自己,努力生活和工作,多回家看看、聊聊,让老父母安心;
可是自我的成长也同样重要。忘掉了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失去源动力,变得意义不明,自我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这一年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经历了不断打碎和重塑自我的过程。那种感觉开始异常痛苦,从之前封闭而不自知的窠臼里走出来,看到真实世界那些片断以及当时受到的冲击仍历历在目,此刻回顾过去,恍如一梦,却分外庆幸。
虽然有些迟,但我终于做到了。这一年,我慢慢拥有了全身心投入火热的生活,真正体会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能力;这一年,我慢慢做到了平衡工作与生活,奉献与自我;这一年,没有了遗憾,但开始对未来拥有更多具体的期待和要求;这一年,还是会松懈和泄气,但开始原谅理解自己,不再是那个一旦做不好就会受到嫌弃失去爱的小女孩儿;这一年,逐渐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与世界和解,开始脚踏实地,享受生活享受爱;开始拥有自己值得更好的勇气与自信。
年终工作总结已做好上交,但人生这条路,人永远没机会给自己做总结。因为成长、探索和开悟永不会停止。
二、广阔的和纵深的
2018年,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之首《我的天才女友》搬上荧屏。原著四部曲被列入我2019年的书单。
《我的天才女友》讲的是,两个出身卑微的女孩儿,从童年到成年一起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千千万万,这一部让我特别留意是因为:在世人眼中,拥有惊人天赋却特立独行的莉拉,成年后“混”得落魄不堪,无疑是“失败”的代表;而同样怀有作家梦、从贫困区走出来的埃莱娜,尽管天赋不及莉拉,成年后却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她无疑改变了阶层,是“成功”的人。
事实果真如此吗?有一位推荐者说,抛却世俗意义的成功和失败,人们对自我和生活的探索有两个维度:广阔的和纵深的。
埃莱娜无疑是广阔的代表,她在阶层的金字塔上走得更高,拥有了更高的视野和更广阔的世界,也得到了现实世界的认可;而莉拉,则是纵深的代言人,她不是失败,因为她走的路虽窄且不受世俗的认可,却走得更远。
这真是一个不同的、更宽阔的解读。以至于从看到它的那刻起,我就常常想起,对照生活周边和自我,做某种或肯定或否定的验证。
也因为这个解读,想要看这本书,一探究竟。
人生在世,可供选择的活法多种多样。但因为受到教育,因为冒险和好奇的缺乏,也因为从众和合群的本能,人们实际的活法却乏善可陈,且永远只能在有限的活法中胡想八想。
很少有人敢于追随自己的内心去选择和生活,人们身上的桎梏太多。莉拉是个例外,尽管这种例外也许有些无可奈何,非她所愿,说性格决定命运也好,说出身决定性格和命运也好,她的人生就这样过了下来:从天赋惊人到落于凡间,再到被生活之手按住身子无法动弹。
她不同常人的举动或许是对天赋延伸和对命运的不甘,在这种不甘中,每每在深夜游荡的她会想些什么?作者没有写,埃莱娜也说不出,且她以一个童年密友和知己的角度也只能旁观和叹息。
每个人都有年少时和自己志同道合、一起种下理想种子的朋友,可是,现实总让人唏嘘。
所以后来,大家的理想都怎么样了呢?
2019年,我会从这本书这本剧里找到答案吗?
三、重新点燃的希望
岁末之交,惊闻一个班上的女孩儿用小刀划自己的手,流出的血吓得同桌哇哇叫。
这个班由我负责,某一天找到机会跟她聊天儿。从外围话题慢慢转移到手上,再转移到她用刀划手这件事儿上。
我以我老套的经验以为她会避讳、掩饰。可是她大大方方地说:老师,手背上是假的,是用黑笔和红笔做出来的效果。喏,她手心向上亮出右手,一边用左手食指点数指头肚:一、二、三、四、五,这些五个指头肚儿上的才是真的!
我拉着她的手,五个指头肚儿上有着深浅不一的伤痕,每个上面至少有两道划痕,看得出来她这样划自己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残”脑海里首先映出的是这个词,但是问出的问题却是:为什么?
因为不划难受呀,她轻描淡写地说,但是在上课,难受也没办法,划过以后会好受一点。
旁边经过的几个学生插嘴:这有啥呀,我们班好多学生都划自己的手,有的深有的浅,大概觉得好玩吧。
这是一群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手上的伤和平常的语气让我震惊。
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吗?我问,你们的压力真的就那么大吗?
“好学生”“差学生”异口同声:当然大,超级大!
然后七嘴八舌开始控诉,作业多、时间少、家长逼得紧……
那一晚回到家,我一直在想,假如那一年的心理咨询师课程和考试我坚持了,今天我会不会能真正帮到她们呢?
那一晚,看着老大埋头写作业的背景,我在想:五年级的她和六年级的那群孩子,是不是有着同样的迷茫和苦恼呢?如果她也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又该怎么办?
转天遇到六年级一个学生家长,热心健谈。是二级心理咨询师,还在跟导师实践中,她的儿子从小说话有障碍,智商用他的话来说一般,且反应有些木讷,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大长腿、腼腆好学、能唱会说、学习也在神速进步着的少年。
谈起对儿子的教育,家长侃侃而谈,感触良深且情真意切。这是一个不多见的,愿沟通能提前预见孩子问题的家长,从对孩子教育的点滴,到自己负责的案例,到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和阐述,她始终冷静清晰接地气,最重要的,她说自己学到的那些心理学的知识,在育儿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两个契机相撞,加上青春期的老大和麻烦2岁的老二,有一种力量再次牵引着我朝那边看过去:心理咨询师。
多学一点,终归是有用的吧。
2019年,试着去学、去实践。
这希望之火,重新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