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过完,老公也上班了,日子回到平常,我才开始回忆这个年。
这个年过得平淡和简单,但温馨知足。由于临近预产期,不敢长途跋涉,就自己一小家在合肥过得年。老公也推掉很多应酬,陪伴在身边。
合肥两个家,年前从离老公单位近的B家回到A家,大包小包的,像搬家一样,A家已经近半年没回来住了,打开门一看,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妈知道我回A家过年,就提前吩咐老爸过来打扫,里里外外拖了好几遍。之前我回来过一次拿东西,到处都是灰尘,都没过夜就离开了,看到脏乱的环境被老爸打扫得好干净,很感动又很愧疚。他们跑大客车已经很辛苦了。也是因为自己有了孩子,我才深刻感受到父母的种种不易,他们坚强努力地生活而又不求回报为子女付出操心,又让我有深深地自责,我爱他们,却又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也就这一两年我才开始意识到努力生活奋斗而非享乐安逸,我的压力和动力,除了来自为人父母拥有孩子之外,还有父母日益地年迈,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他们慢慢变老,等待我真正强大,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
除夕前两天,老爸跟车过来,A家离车站方便一点,老爸又给我捎来两麻袋吃的,老家自己包得包子,蒸得馒头,炸得鱼和丸子,牛羊肉,自家种得蔬菜等,都是我爱吃的,两麻袋承载了父母满满的爱,也仿佛让我看到老家热闹忙碌的年。好怀念小时候,感觉那时的年味很浓。
从结婚到现在,我自己的小家是没有贴过春联的,很多春节的习俗,在我们这里都被淡化了。今年破例,除夕上午,和老公孩子一起贴了春联。豆豆在旁边兴奋地喊着:“过年了,过年了!”
想起以前在自己的老家,年前好多天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年货。屯好多吃的,每年除夕,爸爸贴春联,我和哥哥,姐姐打下手,老妈张罗着一桌好菜,包饺子,看春晚,这似乎成了每年的一种仪式,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团圆的方式,也成了童年抹不掉的记忆;接下来的初一去奶奶家拜年,初二去姥姥家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大家一起赏花灯看烟花,整个年似乎才过完,一切才恢复平静。
今年的年夹杂很多回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味道。很多习俗已经到我们这里被淡忘,和老公试图去找回一些过去的感觉,一起去逛热闹的菜市,买瓜子糖果等年货,还屯了好多菜,提前灌了香肠,腌了咸货,附近的一些亲戚也送了些咸货丸子之类,发现对于我们一家三口来说,能够吃好长一段时间了。
过去的商场,可能到初六或初八才开门,在城市,发现根本不用屯吃的,年初一逛街也很热闹,不愁买不到吃的。
虽然没有回老家,但是家族的微信群热闹非凡,成为我们的团圆的根据地,发红包,晒年夜饭,视频拜年等。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觉得子女不在身旁的那种落寞,希望视频网络能够多少治愈一点,能看到彼此,也能够有各自独立的空间。
这个年,感谢老公和孩子的陪伴,我们一起逛街,去附近的景点游玩。
这个年,也感谢007社群和得到订阅专栏的陪伴。得到上的订阅推出了一些春节特辑,重新思考过年,认知上的升级,感觉过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年。还有007写作社群,大家依然在报团取暖,“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好文章”,真的,对我而言,好文章真的是我的大爱,过年期间,依然按时作业雨,点评,仍然成长,很快乐。
看到连岳公众号的新年祝福,也是我最想说的祝福,分享给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