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章节】第一篇的第4~结束
【字数】3085
有一句话这样说的:“穷不是你的错,但穷太久就是你的错!”
深以为然,仔细梳理过往想法和经历,穷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行,而是错误的财富思维。
一、根深蒂固的原生家庭观念
《有钱人和你想得不一样》里说“未雨绸缪固然好,但可能带来后患”。初初不太理解,未雨绸缪难道不是很好的行为吗?凡事有准备难道不好吗?
我母亲也常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以前就觉得是至理名言,现在看了这个书,才恍然大悟,做事觉得有提前准备,就证明有后路,人反而不会全力以赴。
《小狗钱钱》里钱钱对吉娅说的话——不是“试试看”,而是去行动!
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最后你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纯粹是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试验,你只有两个选择——做或者不做。
两本书的两种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怎样,当拥有强烈的欲望达成某目标时,立刻采取行动就一定不会错!
记忆中,父母常因没钱争吵,高中的学费还是由姑妈资助,从小就因没钱而恐惧,认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看了这本书,我明白:追求安全感,是出于不安全感,而不安全感基本上便是一种恐惧心理。
二、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
有一年,父亲与亲戚合伙开出租车,矛盾很大,亲戚很瞧不起地跟我父亲说:“你有钱吗?有本事你单干啊!”母亲为争一口气,四处借钱独立买车。给尚在读书的我留下很深印象,也让我觉得:赚钱是为争口气!埋下了“因为愤怒而赚钱”的错误思维种子。
仔细回想,我想要挣很多钱的原因大多数情况是为了想证明“我并不差”。如果挣钱的动力来源不正面,那么你的钱永远不会带来快乐。正能量也不能源源不断地在我体内流动,情绪容易起伏不定。
我们的内在世界决定了我们的外在世界,如果我们认定自己不够好,就会把这个想法合理化,并且创造出那个“不够好”的现实状况。
根本问题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三、财富思维重建和行动
首先,我开始建立新的财富思维。
我要相信自己是富足的,也把这个信念合理化,并且创造出富足丰盛。“丰盛”会变成我们的根源,自然而然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思维引导结果。
开始观察自己的想法、信念、习惯、行动和不行动,正视自己的恐惧,长期保持自觉,时时观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好让自己能够做出真心想要的抉择,而不是被过去的思维定式所操控。
再就是,培养成长型财富思维。我们都知道,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而非依靠天赋。财富思维亦如此。
以前的穷人思维模式全部都要统统丢掉!
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也说:“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以前的旧信念慢慢被换成一个全新的,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Tina第二个改变的步骤:你在模仿谁
01 察觉:想一想父母处理金钱的习惯
完全一样的地方:我像父亲一样对钱没有具体数字概念,不会算账记账,也像母亲一样比较节俭不乱花钱。
完全不一样的地方:父亲60岁了,对金钱的思维定势已经僵化,怎么说都不会改变。我还年轻,我一直在改变中,而且有了效果。母亲认为钱只有放在银行才安全,我会想着投资。
总结以上:我是父亲和母亲的综合体,一方面渴望改变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又在害怕失败,害怕失去更多的钱。在保守与开放之间摇摆不定。
02 理解:这个模仿步骤如何改变你的财务生活
节俭
除非生活必须品和学习需要,我是不会轻易花钱,特别是大额钱,多数钱放在银行储蓄,没有购买任何理财产品,除了有一个支付宝购买的定投,现在也放任听之任之,不知道什么情况。
在过去,因为节俭的习惯导致收入单一,不出事还好,如果碰上突发情况或者需要支付大笔费用(比如学习、生病等)后,很快银行卡的钱就会所剩无几。不过有一点,我再困难都不会刷信用卡和借钱,通常就是更节俭克扣自己,或者做副业兼职来度过较为窘迫的阶段。
现在的我对花钱的态度就是,在能力范围内我愿意给自己最好的,该花的毫无犹豫,不该花的再便宜我已不会去花费。
花钱不记账
以前没有记账明细的习惯,也因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我并没有乱花钱,所以认为记账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现在电子信息发达,都是电子支付方式,极少甚至几乎不用先进支付,你的每一笔电子支付,互联网各种软就都可以自动帮你记账,比如支付宝就有月/年度账单,每个月的花费一清二楚,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记账了才知道,实际乱花钱的事项还是挺多的。
03 划清界限
我明白这个方式只是我们后天学习的,并不是自己原本有的。我也明白了,我现在有权利选择改变这些不好的金钱观念和财务行为。
Tina的第三个改变步骤:特殊时间的影响
01 察觉:小时候曾经遇到那些与钱有关的事情在情绪上或情感上产生了重大反应?
仔细回忆过往,倒不是有特别重大反应,从小到大只知道家庭并不富裕,但也没吃过什么穷的苦,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再妈妈的努力拉扯着父亲下,是呈上坡路的趋势。
倒是有一年,受亲戚挑唆,姑妈资助我和我哥生活和学习的费用要求我妈一次性还清,约10万。当时父亲的出租车因年份已到需要报废换新车,钱一下子就不够了,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也没积蓄,母亲第一次朝我开口问可不可以找朋友借钱。
对于一向脸皮薄的我来说,借钱相当于要命,但还是开口向一个经济条件不错的人开了口,平常联络频繁的人,突然就消失很久才回复说“对不起,最近手头紧,但我可以套信用卡借给你1千块......”
这次借钱事件给我的感触和打击挺大,这个所谓的朋友自那以后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不敢找我,我没有伤心只是感到唏嘘,用一次借钱看清一个人也未尝不好。
而我更多的觉得愧对父母,帮不上任何忙。好在,不久后,又是妈妈自己想到了办法,找别人借到了钱,暂时渡过了那次难关。
02 理解:上面这个事件如何影响了你目前的财务生活?
从那以后,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我开始努力工作存钱,勤恳苦干,工资最低活干得最多,加班毫无怨言,领导也看在心里,主动给我加了多次薪,还鼓励我读研究生,领导成了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贵人。
我挣来的每一笔钱,除了留下生活必须,其他都会打给妈妈,因为就是用来孝敬父母的,也从来不会记账。直到有一天,母亲说用我的钱可以在家乡首付一套房子,我同意了。
买房子的第四年后,我因为从深圳外派湖北赤壁常驻半年,没有车很不方便,母亲又给我贴了7万,加上我自己的10万,全款买了一辆车。原来,我给母亲的钱她从来未曾乱花一分,最后几乎全部花在了我身上,还倒贴。母亲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我伟大的母亲。
可能也因为从小家庭不富裕,我妈对我最初找的一个男朋友比我家还要穷就很反对,年轻气盛的我哪里会想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道理,只会认为“有情饮水饱”。
也是这一次借钱事件也让我终于明白“钱真的很重要”,和初恋男友纠缠多年,我一直在向前走,他始终原地踏步,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我也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找“家庭富裕没有负担”的另一半也很重要,这并不是功利。
后来,即使没有母亲的反对,我也和初恋男友分道扬镳了。兜兜转转,撞了各种南墙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到底想找什么样的伴侣,我一直在等这个人的出现。
不得不说,一个人的财富思维,其实也决定了自己会找什么样的另一半。
缘分就很奇妙,辞职离开奋斗了8年的深圳,一回到老家的半年,就火速碰到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闪婚闪育,幸福至今,中间偶尔磕磕绊绊,就当生活的调味剂。
也不再为经济而苦恼。
03 划清界限
写到这里,我终于真正明白了我的财务生活方式,只是我后天学习来的,并不是我原本就有的,我知道,现在可以有选择继续去改变它,变得更好,向富人更靠近。
04 我的财富宣言
我要放开我以前那些没有正面意义的金钱经历,我要创造新的富裕的未来。
摸着自己的头说:“这是有钱人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