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简介】
熊佑平,一直致力于阅读推广和阅读教育研究,他与台湾、大陆专家合作,开发了百仕达小学校本阅读课程,把阅读教育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熊佑平校长因为在儿童阅读推广领域的卓越表现,先后被评为深圳十大领读者,2015“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模范个人。百仕达小学荣获2016年度“阅读改变中国”书香校园称号。
【题记】
作者根据去年熊校培训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整理。
一、导读的概念:即引领指导阅读。
二、为什么要导读?
1、阅读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2、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文字来传承和承载
3、避免学生阅读的局限性,扩充课外书外知识。
三、导读的目标: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呈现精彩片段,通过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训记录】
2016年9月27日,百小图书馆义工迎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导读培训。熊校一开讲,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想起《超级演说家》乐嘉评论林志颖:说话办事总是让人如沐春风。悄悄告诉你们我确认了我家二宝的备选名字——唐沐风,这就是我寄予孩子的美好希望。当然,这看起来是个男孩子的名字,我们还得想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亲们,哪天突然有灵感请告诉我?恰妈和“老小孩”都说“忱”这字取得好,于我和唐先生是一种鼓励。当初因为“忱”老被念错,想改同音字的,我妹说这名字很适合橙子,她很阳光。“忱”在字典里的意思是真诚的情意,我和唐先生都是具有这样特制的人,所以橙子也是,她常常做出让人很感动的事。
我跑题了,我每次写东西都感觉像是在和很多人聊天一样,不吐不快,你们肯定见怪不怪了。
以下是我感受到的熊校培训重点:
1. 选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读了十本书,给你再多的技巧,你也不会选书。当你读了一百本,你可能还是不会选书。但当你读了一千本书,你一定会选书了。图书评选只是一种游戏,对于阅读推广、对于吸引人们关注优秀图书当然有帮助,但它不是阅读指南,只照榜单买书就很盲从。
读书前了解书的类别也很重要。熊校分享了一个他儿时选书的故事: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时,我不知从哪里得到五毛钱(对于小孩子来说,当时已经很多了)。午休的时候,我步行五六里路赶到供销社去买书。那时候,书在柜台里面,只能看封面选,选好了付钱,售货员盖章后才能拿到书。我看到柜台里有一本书,封面上画着飞舞的龙,想当然认为那是一本神话——那时候我最喜欢读神话了,结果翻开书我就哭了,第一个字我还不认识,后来查了字典才知道,那本书叫《瀛台泣血记》,是一本人物传记,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神话故事。那个年代(我推测是80年前后),书在供销社盖了章就表示货已出售不能退还。花了我两毛多钱,买了一本我当时看不懂的书。你想象到这个画面了吗?一个好学、爱书、贫苦上进的小男孩。
2.熊校说:“我参加‘十大童书’评选时,自己特别中意的书没选上会很生气,气得晚饭都没吃。记得去年为了榜单上的一本书,我跟少儿图书馆宋馆长吵架,馆长是很专业的专家,他人特别好,我才敢放肆——所以以后人家找你吵,你要感到自豪:因为我人很好!我主张经典书(如《西游记》)和畅销书(如《查理九世》)不要进入榜单。作为专业的领读着,要帮助孩子发现他们不曾关注的优秀书籍。”我在下面使劲点头,我当初参加“十大童书”评选,一样的感受。当时晚报记者福莹采访,我们好几个人都提到了经典书和畅销书不要进入榜单。童书评选时的争辩甚至争吵,以及说服别人选你认为好的书的快感,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3.让孩子读经典好书,读多了,孩子的鉴别能力就上来了。比如,我曾向那些爱看打打杀杀的畅销小说的孩子推荐金庸的武侠小说。他们读了金庸,那些书就没有吸引力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4.优秀的儿童文学不是用来教化孩子的,而是解放孩子的,比如《绿山墙的安妮》《周末图书馆》。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当然可以描写灾难,反映社会问题,但一定要让孩子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希望,比如《帕瓦娜的守候》。国内有些作品虽然善于关注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但乱开药方,误导孩子。如《我希望长成一棵葱》。
5.孩子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以鲜活的形象影响孩子,浸润心灵。讲故事不要过分说教,不要急于把形象的故事抽象成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些抽象的符号,可能会破坏孩子内心柔软的部分。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所有你想要达成的目标都在作品语言、绘本图画里。如果这些真的、善的、美的东西能让孩子感到愉悦,可能就能成为孩子善良的底色。
6.导读有哪些方式?
朗读
片段导读
游戏导读
视频导读
悬念设疑
利用书评(便捷、有效)
熊校自己的经验:
1)讲自己儿时爱的书,吸引孩子们去读。
2)包书皮,让孩子们看不到封面,每天朗读一段。有一天假装无意放到桌面,孩子偷看到了……满足孩子的猎奇心理。
3)吹牛,“勾引”孩子去挑战阅读难度,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孩子不服气,来挑战你;二是崇拜你愿意跟你一起去读书。这两种结果都会达到我们的目的。
7、提问和建议环节:
1)陈湘:我想知道学校的整本书阅读是怎样的流程?我想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它能否和我们的导读相结合?
答:熊校重点讲述了整本书阅读,见PPT。
2)导读组负责人虫虫:我们做了一年多的导读,现在遇到了瓶颈,不知道该找怎样的主题更好?
答:首先你们要明白:我来了,我跟孩子们一起读书。这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你们所做的这些会影响他们的整个生命。我一直很骄傲我们学校图书馆,不在于硬件设施,而是有一群这么优秀的导读组义工。
第二,我们做导读不必追求大而全,努力做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就好。我们的学校就是这样,我一直是做我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3)C义工:我们在图书馆的导读时间有限,形式就会有限,可以把导读延伸到教室里的读书会吗?
答:非常好的想法,当然可以。
4)如果可以经常做我们的家长读书会,会对导读有帮助。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比我们教育孩子做什么样的人更重要更有影响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喜欢阅读的人。
读书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丰富我们对一本书的理解。比如今年的童书评审时,我开始没感觉《公主怎么挖鼻屎》有什么好。教育时报总编李青松说,“如果这本书拿给幼儿园的孩子当成卫生常识科普就特别好,不说教,孩子还特别容易接受。”从这个角度一看,哇,真的是一本很好低幼版图画书!这就是读书会讨论的必要性。
熊校最后总结陈词:做图书馆义工不要有压力。我希望大家在有余力的前提下,因为喜欢才走在一起。一群有着相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并且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想看到的。
总结:1、喜欢研究孩子、研究教学的老师都是很容易站在孩子立场想问题的,这样的老师记得很多自己儿时的故事,总会适时跟他们分享,且定会得到特理想的效果。2、有特色、成功的、感觉自己幸福的人都是很“任性”的人,任着自己的性子坚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