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家长 (家) 老师(师)
家:老师,今年我家宝贝就要上小学了,我既高兴又忐忑,不知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师:孩子们走进小学校门,就进入了他们人生最重要的新阶段,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这个阶段的起步教育,帮助孩子顺利开启人生新模式。家长们要做的很多,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家:请问是哪三方面呢?
师:第一点最重要——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家: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对吗?
师:是的,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在对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非常重要。只要孩子具备了这项能力,今后学习、生活有计划,就会成为一个自律的孩子,家长可就省心多了。
家: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的确很重要。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师: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身份和任务的转变,原来上幼儿园时他们是以玩为主的幼儿,进入小学后自己就变成了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了。入学前,家长就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在新学校里孩子会认识更多小伙伴,会有更多老师关爱,会学到更多知识,会玩更多新游戏……
当然,作为大孩子,学校会对小学生有许多新要求,比如:每天要按时到校学习,每天要上五节课,每节课要上四十分钟,上课时不能离开座位随便走动,不能在老师讲课时随便说话、上课时不能玩玩具或玩学习用品等。
家长给孩子讲这些新要求时,千万不能带着吓唬的语气,而是充满鼓励地、用对待大孩子的语气来讲,给孩子充分的信任,让孩子对自己的新身份充满自豪,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然后跟孩子一起制定新规矩,甚至帮助孩子制定一个每日计划——把作息时间、学习安排、游戏活动、亲子阅读、劳动锻炼等要求列成科学可行的计划,张贴在孩子的学习桌和房间里醒目的位置;有了计划表,每天就要鼓励、督促孩子按时、按要求去做,并每天评价,做得好的给予表扬或红花、贴纸等奖励,让孩子每天坚持,逐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家:老师您这一说,我基本理解了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重要性,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家长和孩子要一起坚持才行!
师:确实,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贵在坚持,而且家长首先要做到持之以恒。
第二点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家:老师,我们都知道让孩子多读书很重要,但孩子刚入学,还不认识多少字,我们该怎么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呢?
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越早越好,所以很多幼儿园都提倡并要求亲子共读。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我们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故事,最好是孩子看着图画,家长先绘声绘色地读一遍,然后家长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读一读,如果孩子感兴趣,就鼓励他自己再读一遍,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这样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方式读书,既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说、理解、表达能力,经常这样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孩子就会越来越聪明,学习也会越来越轻松。
家:老师,听了您的指导,我也明白今后自己该怎么做了。除了以上两点,我们家长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师:第三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习惯。
家:老师,孩子刚刚六、七岁,个子小,力气也小,可以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
师:您这样说就不太准确了,我们的孩子虽然小,但可以做的事并不少,比如:每天自己洗脸、刷牙、洗澡、穿衣服、系鞋带;每天收拾自己的书包和文具;每天饭前帮忙端碗、拿筷子、擦桌子;每天洗自己的小毛巾和内衣;每天帮忙扫地、拖地等,这些活只要家长放手交给孩子,孩子一定愿意做而且有能力做好。
家:孩子可能愿意做,但肯定做不好,尤其是家里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都不会让孩子去做,他们都觉得孩子没必要学做这些活,等他们长大了,自己就会了。
师:确实是这样,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学会劳动没什么意义,现在家务活本来就不多,家长随手就做完了,根本没必要让孩子去做。可是,劳动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孩子们生存的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而且经常动手,还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孩子的各项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孩子们入学后,老师就会要求他们参加班级各项劳动,如果孩子在家锻炼的少,集体活动时就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导致不够自信。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孩子们其实都很喜欢动手劳动,他们在集体劳动时甚至比在游戏时更快乐,每次班级大扫除时,孩子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参加。家长不让孩子劳动,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快乐,也失去了很好的成长途径。
家:听了您这番话,我真的很受启发,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和家里人一起培养孩子劳动的能力和习惯了!
师:孩子上学后,还有很多需要培养的好习惯,比如:文明礼貌、认真作业、友爱互助、讲究卫生等,我们以后继续交流吧。相信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用心培育下,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