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适时管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命运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就藏在你的性格中。
人这辈子,决定自己高度与长度的因素,除了天赐的既有条件,还有人自身的言行举止。
种种复杂的选择,就如同千万条奔流的小溪,最后汇聚成人生命运的长河,向前奔流不止。
每个人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却又时刻被命运推着前行,想要完全掌控则需要高阶的智慧。
“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管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很多时候,一句出格的玩笑就会摧毁一段关系,一个越界的行为就会断送自己的机遇。
经历越多越懂得,真正能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并非随心所欲的行径,而是克制守己的自律。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莫过于: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所畏。
一、言有所戒
总是喜欢滔滔不绝说话的人,若是不懂言语妥帖的道理,还不如少言寡语一些。
语言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学问,许多重要事件的成败,往往就在张口闭口之间决定。
事多败于多言,人多毁于口舌,口舌之祸,往往是与人结仇的根源。
做人,宁可不说,也不多说;宁可闭嘴,也不胡说。
每一句将要脱口而出的话,都应该谨慎地过一遍大脑,以免说出伤害彼此的措辞。
不要喋喋不休地解释,也不要口不择言地辩解,沉默有时比任何话语更加有效。
守住惹是生非的嘴,谨言慎行,才是做人最高的修养,也是与人为善的智慧。
任何场合与关系里,都存在不可触及的红线。
不是每一个话题,都能成为饭后谈资,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被戏谑调侃。
“人用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学会说话,却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会闭嘴。”尚未得知真相,便不假思索地附和,并不能彰显智慧,只会造成更大的误会。
一时气恼,就口不择言地攻击对方,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令气氛剑拔弩张。
真正高明的说话之道,不是滔滔不绝的表达,而是口下有尺,言行有度。
开口慢一点,留下思考的时间,话语才更恰当妥帖;言辞暖一点,照顾对方的感受,沟通才能融洽和煦。
谨言慎行的背后,不止是智慧的筹谋,更是将心比心的体贴与善意。
二、行有所止
欲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始终伴随在人的身边,只要心有所想,它便会随之而来。
适度的欲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催促着自身不断奋进与努力,让人受益颇多。
过度的欲望,会逐渐吞噬人的理智,让人受到它的支配,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若是不能节制自身的欲望,妄图通过倒行逆施的手段满足,只会招致滔天的祸事。
人一旦成为欲念的奴隶,就永远也解脱不了了。
人生的绝大多数痛苦,就是因为欲望在作祟。
当欲望的口袋被打开时,即便无数次地去填入,也不会让它得到真正的满足。
合理的欲望,叫做目标,而过度的欲望,叫做贪婪。
唯有克制住过剩的欲望,将欲望与自身情况匹配,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知道不该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还要重要。”在物欲横流的生活里,我们常面对诱惑与考验,若是不懂收敛,就会被欲望拖入深渊。唯有清醒克制,才能行稳致远。
“那些最诱惑你的选择,并不是上帝给的机会,反而是恶魔出的考题。”看似唾手可得的利益,若铤而走险来谋取,往往会落入圈套陷阱;看似轻松好走的捷径,若放弃底线去追寻,往往会绕行更多弯路。
人生就像疾驰而过的列车,比猛踩油门更重要的,是学会及时刹车。
当欲望超过能力的边界,与其无止境地透支自己,不如及时给消费降级。
当诱惑与原则产生冲突,与其陷入纸醉金迷的空虚,不如试着看淡名利,守好初心。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越轨。
想让生活焕然一新,并不需要盲目地开拓创新,只需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修行。
三、心有所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无论面对人还是事,太过于盈满,倒不如适可而止。
这辈子最难做到的,便是把握分寸和尺度,凡事过犹不及,中庸反而是一种智慧。
与人交往,彼此留一个转身的空间;做事之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求。
平衡好人生的杠杆,这个世界自然会向你施以温柔与关怀。
“心存敬畏,便是载福之道。”在光怪陆离的生活里,敬畏心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身处高位时,仍能收敛锋芒,克制欲望,才能收获细水长流的福运;身陷囹圄中,还愿意恪守原则,不越雷区,终会走出命运的困局。
对关系留存敬畏心,相处时便能留意分寸,不会轻易越界逾矩;对规则存有敬畏心,嬉闹有度做事有余,方能给自己留有余地。
当一个人心有所畏,才能不被名利所诱,不为欲望所累,将生活过得行云流水。
丁俊贵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