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d聊天,她说如果这个月还找不到合适工作就会去厦门,她说因为厦门可以看海。然后我就在想那之后我怎么办呢?继续在这里还是回北京去找?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流浪者”,短时期内有一定的物质保障,但是却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归宿。我想要的是相对自由的生活,能够被所处环境接纳。而家里看似是一个不愁吃住的避风港,但他们却要执着于操控我的人生,我不是提线木偶,那样的生活太可怕,丧失掉大部分的自我,只要妥协一步,接下来的结婚生子甚至都要被马不停蹄安排进人生计划表里。人生非如此不可吗?人活一辈子是为了追求一致吗?今年我迈出这一大步,为了获得我想要的自由,为了重启人生,是以孤独为代价的,当然并不是说在家里就不孤独。我也很羡慕闺蜜的生活,尽管是不工作在家长期考研考公,父母几乎不会对她们指指点点,她们的家就是自己的安稳可靠的归宿。而我的家于我而言是我忍受多年在高考那年拼命想冲出的受害现场,初中到高中的很多年我在煎熬和屈辱中度过,那时我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大学三年的集体生活其实回想起来是有些怀念的,我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宿舍煮火锅,跟舍友学包粽子,尝试了很多他们那边独特的美食,我永远是在电动车后座,是那个只会吃不会做的人……她们真的心灵手巧。今年3月参加的大学室友婚礼也被很好地招待,尽管后来我们联系不那么多了,但是我还是愿意以后偶尔去她们那边看看。
最近几天被一种“想谈恋爱”的欲望包裹着,我在我的私密朋友圈里写道:想谈一段有期限的恋爱。然后我发现自己幻想出的画面更多是被抱着。就被人抱在怀里,静静地,不说话。我甚至将之前J认识的那个人作为幻想对象。在xhs上了解到我这是肌肤饥渴症的症状。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是频繁脑海里出现y这个人,可能是我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但理性又告诉我不可能的。
有时候我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较劲?是不是在硬撑,有时候承受了很多。看着身边同龄人渐渐工作稳定,也慢慢有了亲密关系,而自己还在摸索人生的状态,我知道我和她们不一样。过去一周似乎挺忙碌充实的,而我也感觉自己现在似乎更喜欢一个人去探索一个地方,不再那么期待有人同行。最近两天的冥想让我安睡,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有些畏惧的一点是我对自己感受的觉察,害怕自己变成一个麻木的人,怎么可以唤醒自己真实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