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研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深有感触。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但是今天阅读了李老师的这篇文章我才发现自己狭隘的格局。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自己的思维给禁锢住了。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但是这都我们落后的思维给我们的错误判断,其实我们做的很少,我们还可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开阔视野。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过程,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更是我们的老师,孩子完不成作业我们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可能还会生气一大会,但是孩子转眼就忘掉了我们对他的批评。他们正在用善良和宽容包容自私狭隘的我们。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孩子们太苛刻,希望他们完美,希望他们听话,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我们毕竟都是不同的生命体,我们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的家庭环境,有自己的性格和心灵,我们怎么会一样呢?他们又不是厂子里的产品,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啊!
李老师在这篇文章中的几项反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自己错误的反思,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师道尊严,犯了错误不会轻易和孩子们认错,殊不知这就已经落入了下乘。其实孩子们都能够看懂,他们也都明白啊!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凭什么他们犯了错误我们就去批评他们,我们犯了错误却不让他们给提出宝贵的意见呢?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总是用双重的标准和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要求孩子,最终我们失掉了“民心,人都是生来平等的,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品质,而我们却一直在践踏这公平的尊严。
今天下午上网课,一个小时的时间,虽然网络很卡顿,我还是把新课讲完了。但是看到孩子们疲惫的脸庞,我知道他们上网课也都很辛苦,一天都要盯着屏幕看,所以最后省了半个小时,我和孩子们说好了好好听课,最后半小时我们休息,他们都热烈的鼓起掌来。
上完课我就让孩子们点歌,他们顿时活跃起来,看到他们那乱哄哄地声音,我心里一片坦然,我想这才是孩子最真实的表现吧,他们终究还是孩子,一点小事情就能够让他们高兴一大会。我给孩子们听了《孤勇者》,会唱的孩子就在屏幕那边大声唱起来,引得别人哈哈大笑,说什么的都有。快乐的时间总是转瞬即逝,到了五点我就让孩子们下麦了,但是有几个能唠叨的孩子一直不走,要和我聊天说好久不见我想我了,这还是让我很欣慰的。
我和他们唠着嗑,但是我也发现了几个很安静的孩子在听我们唠嗑,在平时你这几个孩子都很内向,也不大爱说话,和他们沟通也很少,但是隔着屏幕看到他们听得很认真,我却分明感受到了屏幕那边的孤独,我内心也悲伤起来,匆匆下了线。
晚上我一直在想,我还是做得不够,很多时候忙于学校的工作,忙于上课生怕他们毕业了考不了好成绩到时候再考不上高中那不都是我的罪过啊,我却忘记了他们都是孩子,都渴望被关心和爱护。其实每个孩子的家庭都是不一样的,这几个孩子有的是单亲,有的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他们缺少爱和关注啊!
我暗下决心,从明天开始一定要多陪他们沟通,多走进他们的内心,多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期待他们也能够每天都开开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