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2019
那天刚刚结速2019年的年会,丰收总是令人愉悦,时钟已经到2020年1月4日的00:45分,一个人坐凳子上回顾2019:今年的表现真的如我在工作汇报上那样嘛?是那样嘛?未来也是那样嘛?这想法压的我没有办点睡意。拿起手机翻下微信,圈里基本没有安静了;打开头条,还是那些重复的新闻和无意义的段子。那就听本书吧,于是我们的故事开始了:对未来的担心,来自于自己的不自信。我想,我应该是书读的少了!
2.报告〜:这里的高手很多
不跟高手过过招,你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真的,这里的高手真的太多了。多到你得用几十只手才能数的过来:他们是都市精英白领、自主创业的老板、学校的老师、优秀的斜杆青年等等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要和别人掰手腕子,最起码你不掉队才行,这是我第一个收获:不掉队。跟上,意味着有机会超越。
不掉队,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如果是放假期间还好,当到了下半程复工后,不掉队就非常的吃力:白天工作,晚上上课。所以我第二个收获:时间管理。讲真,时间管理对我太熟悉了,因为我在管理课上经常讲,但用的时候并不多。行业内十年的惯性已经让我无力再用时间管理来打破。但是为了不掉队,我只能晚上看书,做笔记,早上简单回顾,中午打卡。合理的时间分配,让复工后的我忙而不乱。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输出难度是很大的,虽然我们喊“先完成,再完美”。但只要是完成打卡的各路高手,就没有一个不想拿优的,这是人性:辛苦的付出,总期望有等价的回报。所以我的第三个收获:高效阅读。2019年,我统共完整看完2本书《个人形成论》和《人类简史》基本上都是我在出差路上看的。365天除2平均182.5天一本,这效率也没谁了。这次训练营特别是学完《读懂一本书后》阅读效率大大增强。以前我看书总期望一字不落的看完。现在我看书,重点看理论部分和1-2个案例,其它的案例只要能想明白就是简单的扫过。这样减少了大量时间,还能抓住书中的要点。当我能抓住要点,输出也就能在不掉队的情况下和高手掰手腕子。
3.经营个人品牌
原来还能把自己当个产品来经营,自己即使产品又是一个产品经理。这对我触动非常大,当我以一个产品经理来经营自己这个产品的时候,就完全可以按猫叔所讲的10点建议来“按菜谱做菜”。
首先把自己经营成一个精品,让人想用,这是专家定位、专业实力和专业产品。
再者链接超级共生伙伴,找到精准人群。用不好的比喻,就好象病毒传播有超级传播者。你的超级共生伙伴稍一发力,比你累死累活推广半年都强。
最后,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好象看到一个白胡子老爷爷马上就知道是:KFC;听到:电脑开机的声音马上想到:英特尔。我想以后别人想起分享两个字 就想到“张海亮”。
这是在训练营结束的时候给我的巨大冲击:哇噻〜高手真会玩!
4.我们有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有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我一直认为我的书写能力很一般。真实的世界是:这是我以为!跟高手们比可能还有一些距离,但也拿过优和最佳。意味着我以为的和真实世界是有明显差别的。“一张优秀的照片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大量拍,大量的拍,不断磨出来的”;输出能力也是:一天一天的磨出来的。第一天我用了一个上午,第二天我我用了一个上午,第三天我还用了一个上午,,,,,第N天,还是用了一个上午,第N+1天,1个小时就搞定了。说明成长从来不是一触而就的事。当你可以一触而就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突破了那个阈值。99度的水表面是平静的,只有100度才会沸腾;只有带球跑到对方进区才能打球踢进。
所以我们变得越来越好的机会就是突破阈值:花大量的时间去磨-刻意练习。
5.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我们有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想信我可以。我们总说自己没有机会,其实机会大把,但是你不伸手,别人想帮你都没法帮。你不伸手的最大问题在于,你不相信自己,你总是以为你自己不行。所以我认为:把脑子中的我以为,换成我相信,是我在本次读书训练营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我相信,所以我去尝试,去尝试的结果就是我获得了机会:复工后的第一个周六,公司要开线上课程。小组讨论时,我直接接受任务,把讨论谁直播变成了讨论我开什么课。经一系列的讨论和准备后我的处女播顺利结束。这就是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今天写这份总结的时候,我想我当时报名是无比正确的,因为我的书真的读少了。
PS:感恩训练营的各位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及各路高手!没有你们,我也很难成长!麻生蓬中,不扶自直!感谢,创造这么好的一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