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没有成长,在不断退步,回到原点。焦虑,怒气,不安,紧张,担心,烦躁,充斥我的行动力。
早晨,宝贝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再去学习?你学习了就会变得更加温柔了,所以我希望你去学习,我自己在家会很乖乖的。”
“好的,我一定去,谢谢你的支持。感谢你能够让妈妈改变,我也想进步,想当一个好妈妈。改变我的脾气。”
说完,无地自容……
想想昨天,到安医复诊。要抽血,从告知到检查结束,哭哭啼啼,反反复复闹了五个小时,我的耐心已经达到极限,两位医生也被孩子的情绪搞得很烦躁,抽血时大声哭叫、两个护士按住胳膊,血抽不上来,胳膊红了一大片,我一着急大叫:“抽不上来,重新抽!”孩子吓坏了,腿发软,身体发抖。而我在医院来来回回地奔波,甚是焦躁,也没有耐心去安慰她。
想想,是我不对,看着孩子哭肿的眼睛,甚是心疼,小时候,很少会生病,基本上没有体验过抽血,再加上孩子对疼痛和触觉异常的敏感,导致她怎么也说不通,非常不配合医生,再三安慰,劝说,共情,理解都没有任何效果。依然不配合,说打死也不抽血,一辈子也不再抽血.........
去医院之前,午饭时告诉她下午要去检测,情绪就开始激动,抓了一把毯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后来告诉我她学狮子阿美,掉光了头发,躲在被子里不出门。
好吧,现在你长大了,妈妈不会打你。
也会减少我的批评,我知道,不是你不乖了,而是成长了,不是我能控制的,你有自己的想法,观点,主见,意识。妈妈只有两个字:尊重。
谢谢你,宝贝。每天让我反思自己。
为什么教育孩子我们道理都懂,
真遇到孩子犯熊了还是忍不住吼呢?
因为我们不曾被温柔对待过,
从小到大都是被吼大的。
人一旦情绪失控,
就最容易切换到自己最熟悉的模式,
也就是我们说的应激反应。
我们不喜欢曾经这样被对待,
但不自觉地,面对孩子,
我们也成了那个自己讨厌的父母。
时不时进入“开吼-崩溃-内疚”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