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我们已经一去不复还
六月份的我们获得了新一轮的生机
五月份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灾难月
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不幸的生活却各有不同
人们经历着降职失业、失恋离婚、确诊疾病甚至绝症、痛失亲人甚至自己……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快的人来不及宣泄情绪就要奔赴下一场山海;现在的人际关系太过浮于表面,朋友圈QQ空间微博甚至抖音都不是倾诉心声的佳选,并不会有所谓的感同身受;现在的中流砥柱们懂事的很,对亲人对朋友报喜不报忧……明明渴望倾诉,渴望被理解、被包容、被呵护,却要理智、冷漠的竖起满身的刺,彰显着自己的坚不可摧、吃苦耐劳……
道路万千,却条条不通罗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消耗自己,于是有更多出走、自杀、出轨、离婚等报道,归根结底是想通过一些途径感受到被爱、被关注、被在乎……
生活太苦,太多的责任压的喘不过气,于是人们开始想只做自己,不困于情、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为自己而活。
但是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基本都是要这样,你要那样。而很少有人会启发性的问你,你该怎么样?
没有人告诉你,你要做自己。最起码在之前的年代,更多的不过是你要做这样的人。
大多数人都在教别人怎么做人,而这所谓的大多数在他们的曾经也是这样过来的。所谓的经验,便是如此,让你更为快捷的适应这个社会,也让你更为快捷的禁锢自己。
人的思维意识,是通过不断学习慢慢变的成熟的。想做自己是个人的进步,自我意识的觉醒。
人是社会的,更是自己的。
没有人能够教给你怎么做自己,因为这不是生活的主流范本,而是一种非主流存在。
我们从小被问及,你这一生究竟想要做什么,而大多数人一生永远也找不到这个答案。
我们接受的经验中答案太多,固有的路径太多,仿佛所有创新的路全部被前人堵死了。
很多人最为直白的说法,基本也就是我要赚钱,你在继续问下去,赚钱做什么,那么显而易见的就是享受生活。
那么为什么那些拥有钱之后的人,要么变的迷信宗教,要么变的热爱慈善,因为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终身所谓都追求,通通变的没有意义了。
什么是做自己,说白了,就是遵从自己内心最为原始的渴求,而很多人却在生活中丧失了这种渴求,即使没有丧失的,也在拥有一些东西后,变的不容易舍弃,只能在患得患失中挣扎。
人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而往往很多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之所以茫然,是因为他所有的追求最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究竟什么东西,能够让自己一生哪怕无所收获,也愿意去做。这或许是解决一个人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一股信念,而非金钱能够给予的。
倘若你能够知道自己这一生恒久的向往与喜爱,并且可以为之吃尽任何的苦头,那么这是一种极为珍贵都幸运。
生活磨灭了人的兴趣,小时候脱口而出的东西,到了成年后往往成为了不明确的东西。
人最为恐怖的是没有方向,而不是所谓目标。没有方向的人生总是不断的徘徊,不断的选择,最终内心从没有为一件事,而去持续的坚持。最终所有的精力都被过于的浪费,即使有一天明悟了自己该做的使命,也会因为精力不济,而拥有遗憾。
问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值得自己付出一生而持续去做的事,无论中途有着怎样的艰难险阻,无论最后是否有着收获与回报,都能够让你甘之若饴沉浸其中的事,倘若一个人能够明白这个问题,那么必然不会再被所谓的痛苦与幸福之类的东西所困扰,而能够从容且平淡的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