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被认为是最难的语言之一。如果你已经掌握了汉语,理论上,几乎没有哪一种语言可以难得倒你了。我不太理解,抱怨英语难的人们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英语是真的难,还是它被误会了?说句实话,比起法语和德语,英语算容易一些的。再说了,汉语你都会了,还怕什么英语?
汉语是真不容易。看似词汇量少,但一词多义多音也是让外国人抓狂的地方。我对所有立志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都深表敬意。汉语这么难,能前来报班学习的都是十足的勇士。
为了打消汉语学习者的畏难情绪,我们在介绍会上常会举一些例子。比如:汉语语法更简单,动词没有那么多的时态变化。
我昨天吃了一个包子。
我正吃着包子。
我明天要吃一个包子。
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的动词都是“吃”。而荷兰语和英语等,需要应付不同的时态和动词的变化形式。你说,汉语是不是很容易?
为了更具说服力,我们还会说:学好汉语,我们也不需要掌握很多的词汇量。比如,(电)灯,(电)视,(电)脑,在荷兰语中需要6个词,才能分别表达灯、视、脑和电灯、电视、电脑,而在中文只需要4个字,电、灯、视和脑。你有2000个词汇量,就已经读懂绝大多数的报刊杂志,你说,中文是不是要简单得多?听到这,坐拥75万个荷兰语词汇的荷兰人眼睛刷地亮了。
这些忽悠外国人的把戏,大家看看也就算了。现在说回正题,英语究竟难不难?
英语困难与否,在于你学英语的目标为何。如果只是要跟外国人进行日常的沟通,三个月几百个词汇和数十个句子足矣。考四六级,在高中的词汇和语法基础上,适时恶补上几个月也不是太难的事儿。而如果是要考GRE或GMAT,拜托,这些考试连普通美国人也不会觉得容易。
在中国,英语学习有很多怪象。
第一个怪象是:很多人从小学开始一直学英语,学到大学毕业,经历了十几年的折磨,见到外国人还是不怎么敢开口。说完How are you 以后小脸涨得通红,还是憋不出几个句子,更别提沟通了。爱说真话的陈丹青曾抨击过,中国学生苦学了十几年,英文没什么长进,中文倒是搞得一塌糊涂。
第二个怪象是:许多大学生上大学后英语非但没有长进,反倒退步了。原因很多,或是因为上大学后一下放松了,为考试而学的英语并未能继续保持下去;也可能是因为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做得并不好,很多学生到大学后无法跟上大学英语的深度和难度。再加上,许多大学的英语课堂质量低,学生就跟放羊似的,不出半年,中学那点底子也丢了。
第三个怪象是:过了六级还是不敢开口说英语。6000词汇,语法比美国人还标准,却无法跟英语母语人进行交流,这是最大的失败。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1. 交际工具;2. 人类思维的工具; 3. 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最主要的目的是沟通,你无法开口说,谈何交际?几千词汇又有何意义?就更不要提了解和传承文化了。
关于英语学习,个人看法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看。你可能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 真的需要学习英语吗?
如果生活和工作中用不着,英语不学也罢!有了汉语,我们已经可以跟世界上16.22%的人进行交流,足足十几亿人够你聊的了。
而如果真的需要学习英语,则需要问自己:
2. 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为了考试?为了了解外国文化,开拓思维?还是为了出国学习或找个外国男(女)朋友?
了解学习目标,是所有学习活动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你的目标是出国,考四六级对你在海外的生活没有太大帮助,还不如看几部美剧来得有用。要了解外国文化,多读原著和思考文化异同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只是为了四六级考试,建议你一进大学就立马花几个月备考,越早越好!相信我,四级考试一点都不难。高考这么难你都拿下了,还害它四级?当然,要考雅思、托福等,则另当别论。
3. 目前所采取的学习方法,是否是最有效的?
语言的学习跟其它学科学习不同,有其独特之处。语言学家 Greg Thompson 曾有过论述:
“外语学习的方法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掌握语言的方法又是如此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
如果仅针对用英语来实现交际和沟通来看,英语学习真的不难。
你不需要完全正确的语法。要知道很多美国人讲话时语法也并不严谨。同样的,中国人讲汉语、写汉语时,也会有语法错误。实际上,你中学学的语法已经够用了。
你不需要完美的发音。讲英语的国家口音各异,你只要发出来别人听得懂就行。中国人的发音再糟糕,也绝对比印度人和日本人好得多,除非要去当老师或翻译,否则不必纠结于发音。
你不需要非常大的词汇量。想想,我在国外生活好几年,但迄今还没有机会跟哪个外国人讲过“Abandon”这个词。
相反,可能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词却从没老师教过,课本里也没有,就好像外国人都是神仙,生活在云端似的。举个不雅的例子,便便Poo,放屁Fart,尿尿Pee 我是在工作了两年后,才在一次与外国友人非常尴尬的交流中学会的。记得当时朋友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了一句话,而我没听懂,姑娘很害羞地又重复了几遍去厕所的需要,我才恍然大悟,当时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丢死个人。
你甚至不一定非要在课堂里学。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多语言混杂的地区,我的奶奶没上过一天学,却会讲至少7种方言(各方言之间发音完全不同,有些甚至属于不同语系),包括普通话、广东话、黎族话、客家话、海南话、儋州话、临高话…… 爸爸妈妈和我们,除了黎族话和海南话外,其它6种语言也都会说。我们几个孩子,还多学了门英语。而我,还要加一门荷兰语和简单的泰语。
因在历史上儋州是个流放之地,自古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不招皇帝待见的人。实际上,生活在儋州的大多数人,都需要讲三、四种话,才能去市场顺利把菜买回家,卖菜的可能是临高人,卖鸡肉的是客家人,卖鱼虾的则可能是儋州人。当语言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时,自然而然就会了,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中进行。
说到底,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其实就是你需要它,去使用它,在生活中学习。说到这儿,你可以把那些费钱费时的垃圾英语学习用书扔了,管它的,先开口说话吧!
总之,英语学习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不需要将之妖魔化。连最难的汉语都学会了,你真不必害怕英语,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