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之外,前期的完颜家族有两大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其一是完颜宗翰(粘罕),其二就是完颜宗弼(金兀术)。
在以南宋为视角的后世演义里,身为敌人的完颜宗弼自然不可能留下多少正面形象。但从正史的角度而言,就像金国舆论中承认岳飞的优秀“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那样,史学家对完颜宗弼的评论也是相对相对客观的,元代编修的《金史》中,对于其善战、善谋等特点并非一概抹杀。
金、宋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些将领其实也是“各事其主”而已,为了各自政权的利益而搏杀。客观而言,虽然不是常胜将军,但完颜宗弼称得上是一时翘楚。
作为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当初父亲起兵反辽时,完颜宗弼还未成年;但在与辽国的频繁战事中,完颜家族的男子几乎个个都成长为骁勇善战的将领,自然也对完颜宗弼产生了深远影响。
宣和三年(1121年)12月,完颜宗弼首次披甲,跟随叔父完颜杲出征。下年初,完颜杲与完颜宗翰分兵两路袭辽国天祚帝,完颜宗弼等百余女真骑兵追杀300辽兵。战斗中,完颜宗弼在弓箭耗尽后夺得敌人手中长枪,创造了独杀8人、俘虏5人的战绩。
从首次亮相的表现可以看出,完颜宗弼身上兼具了彪悍、胆识与谋略等多种特质,这也是他其后戎马生涯里的主要特色。一鸣惊人后,他被视为女真勇士中的勇士,在对辽、宋的一系列的战争中逐渐崭露头角,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以其镇定自若、有勇有谋而又咄咄逼人的打仗风格,让对手吃尽苦头。
比如在靖康元年(1126年),完颜宗弼跟随完颜宗望侵宋,他攻取汤阴县俘虏宋兵三千人;强渡黄河后,他率先锋3000精骑逼近开封,随后还带着小队人马试图追袭出逃的宋徽宗。
在随后的战事中,完颜宗弼成了名副其实的“宋军苦主”。靖康二年(1127年),他击败郑宗孟的数万军队,攻克青州;大败赵成、黄琼,占领临朐;下一年初,金军正渡河时遭受宋军突袭,完颜宗弼力挽狂澜、击杀万人,随后趁势平定河北。
建炎二年(1128年),金军南下追击宋高宗,完颜宗弼升任元帅右监军后,一路凯歌高奏,所过之处要么一击即破、要么不战而降,兵锋直抵长江;渡江后,他击败杜充、攻下建康,取明州城、俘虏明州太守赵伯谔,风头一时无两。
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宗弼带着大量战利品沿北还,沿路烧杀抢掠、得意洋洋。3月,他在镇江遭到韩世忠的阻截。由于金军人多船少,鏖战48天后仍旧无法渡江;于是完颜宗弼率军西上建康,在黄天荡采用以火箭射篷帆之计,反败为胜、击溃了韩世忠。
但所谓物极必反,完颜宗弼随后迎来了人生中首个刻骨铭心的失败,并且就此终结了连战连胜的势头。
下月,金军放火焚烧建康城,随后渡江北归。岳飞率领岳家军在牛首山军就地取石、垒筑工事,设下埋伏,给了完颜宗弼惨重一击。
关于此战中金军所受的损失,各类资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完颜宗弼本人随后几乎是180度转变的态度来看,他一定从未受过如此惨重的教训:从江南北还后,他便一改以往灭宋的主张,极少主动发起大规模南攻。
岳飞可谓完颜宗弼军旅生涯中的头号强敌,沉重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使其骄气得以收敛。但从随后的富平血战来看,完颜宗弼不仅没有一蹶不振,甚至体现出了比以往更加可怕的顽强、坚韧与老道。
黄天荡之战后的当年秋,完颜宗辅攻打川陕,完颜宗弼奉命前往配合。宋军则集结了张浚、刘琦、赵哲、吴玠等名将,步骑合计十八万、号称四十万,对金军形成了数倍的绝对兵力优势。
也许是树大招风的缘故,开战后,完颜宗弼一部成了宋军的重点围攻对象,一度身陷重围、被动挨打;但他并没有自乱阵脚,一边死战不退、牵制宋军主力,一边寻找对方在猛攻过程中透露出的破绽。随后他找到了宋军的薄弱环节,以精锐骑兵冲开缺口、发起全线反攻,士气受挫的南宋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但完颜宗弼也许陷入了人生的魔咒:在以少胜多、取得了富平之战胜利后,他却又在下一年迎来了和尚原之役的惨痛挫败。
绍兴元年(1131年),完颜宗弼率军自陕西取四川,途经和尚原遭到了吴玠、吴璘的顽强抵抗,金军死伤大半,完颜宗弼本人身中流矢、像传说中的曹操那样“剃其须髯而去”,遭受了人生中最为耻辱的一败。
然而与上次一样,和尚原惨败并没有摧毁完颜宗弼的意志,反而使其在策略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从此“升级”了自己的手段,不再一味强攻、在军事之外寻求政治手段。下一年,他卷土重来,虽然夺取了和尚原,但面对英勇善战的吴氏兄弟一直占不到多少便宜,随后便不再力战、专以智取,利用宋高宗求和的心理迫使吴氏兄弟退兵。
接下来,金、宋又经历了多次拉锯战,双方仍旧互有胜负。顺昌、颍昌之战中,完颜宗弼先后败给了刘錡、岳飞,这也再次让他明白,此时的金国并没有消灭南宋的实力,但他并没放弃持续向南宋保持压力。
绍兴十年(1140年),在他的请求下,金熙宗再次下诏伐宋。此战中,完颜宗弼以打促和,利用秦桧逼迫宋高宗杀岳飞、割地求和。在他的压力下,宋、金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2月正式签约,史称“绍兴和议”或“皇统和议”。
自此之后,完颜宗弼始终坚持“南北和好”政策,主张待时机成熟后、再一举灭宋。此后20多年,宋、金两国迎来了难得的和平相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恢复发展的契机。
由此可见,完颜宗弼并非直知武力的莽汉,而是头脑清醒、能够争取对本国最有利局面的出色政治家。在波诡云谲的宋金对峙中,他以军事家、政治家的双重身份进行了两个领域的双重博弈,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当然了,这对南宋而言并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