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童年的那块绿草地
童年,只有在记忆里才能回味的美好时光,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模糊了。但是息县一高校园里的那片绿草地,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就定格在那里。
在豫南,有个古老的小城——息县,息县之所以得名,据说跟被誉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有关,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沿袭地名三千多年不变的县,堪称“天下第一县”。这里座落着一所区重点高中——息县第一高中,那里就是我童年及少年生活的地方。
当年,我的父亲母亲河南师范大学毕业,为了相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到教育资源最匮乏的贫困地区支教,双双费尽周折同时来到了息县的一个偏僻的乡镇中学当老师,一年后随着工作的需要又调到了息县一高当老师。父亲母亲把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个美丽而又贫瘠的地方,我们也在这里度过了金色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息县烈士陵园在息县县城偏西北方向的一片至高地,陵园北面最低洼的地方有条至西向东清澈见底的小河沟,跨过小河沟,在它的正北面,就是一高校园的最南端,那里有一大片空地,将近足球场那么大,每到寒暑假便成了教师子女们玩耍的天堂,一个时常长满杂草的操场。那个年代的操场可不像是现在的操场,上面铺满了塑胶跑道,而七八十年代的操场,全部都是夯土基址的操场,特别是一场雨过后,操场的杂草疯长,最高的地方足可以淹没年幼的我们,正好也给小伙伴儿们提供了天然的捉迷藏的地方。
暑期的操场上没有了园工的打理,上面长满了绿油油深深浅浅的青草,一眼望去,天苍苍,野茫茫,我们如同置身广袤的草原,奔跑起来,又像是乘上了童话故事里的绿色飞毯。一阵雨过,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带着淡淡泥土的清香味道。
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的来到操场上玩耍,根本不用相约,好像是达成一致一样,饭后整整齐齐的到操场集合了,男孩女孩自动分两拨玩,女孩们一起玩捉迷藏,一起丢手绢,或者一起踢沙包,还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或者一起扔飞盘、放风筝,男孩子们喜欢打篮球,乒乓球,耍单双杠,玩一些跳高跳远的竞技项目,随着孩子们越聚越多,整个操场都沸腾起来,一直玩到傍晚吃完饭的时间,还都不舍得回家,各自的家长们纷纷跑到操场边大声的呼唤着自己家的娃娃们。
七八月份的暑假,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四十年前的人们都没有空调享受,也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到了傍晚,各家各户的大人们领着小孩都会出来纳凉兜风,现在想起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自然孩子们的去处就是那块灵魂的集聚地——操场了。
夏季漆黑的天空中,星星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操场周边记不清名字的一棵棵树上,萤火虫一闪一闪的从四面八方赶来,清澈的小河边蛙声一片,树上的蝉鸣阵阵,一缕缕微风袭过,草丛里的蟋蟀们也一蹦一跳的加入了这场音乐盛会。孩子们更欢快了,纷纷拿来玻璃瓶子在有光亮的地方比赛捉各种昆虫,我最喜欢的还是扑捉那一闪一亮的萤火虫,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捉到二十几只,运气差的时候就三五只。夜晚的时光美好又是那么的短暂,有的孩子干脆在操场上铺起凉席,在星光和露水中做起了美梦…
此时的操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月亮如此的明亮,月光轻轻穿透着薄纱般的云雾洒在操场上,把热闹了一整天的操场照回了原来的模样,像一块碧玉一般清幽雅致,静美无言,却诉说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古老而美丽的小城,绿草如茵的大操场,火热而又纯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我们在那里放飞梦想,在那里释放天性,在那里埋下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四十年后,当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已两鬓斑白,各奔东西,事业有成,分布在祖国的不同城市,但每每回忆起往日,回忆起童年,我们都会模糊了双眼,那儿时的点点滴滴,却会变得特别温暖而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