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老师总结的这两个词语很精辟,而且视觉化效果很强,让人过目不忘的。
先说说我自己的状态,的确也经历了一个从粘稠到清爽的过程。在以前的家里过得很憋屈,很压抑,很没有自我,一直想要离开,却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有太多的恐惧,所以就这样一直将就着过了很多年。记得有一阵子流行一部电影,我老公还从里面学了一句台词,不时的安慰我,说好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咱们就凑合着过一辈子吧。
于是就这样糊里糊涂,黏黏糊糊,今天从来不敢想明天的将就了很多年,直到终于将就不下去。
当时独自带着孩子从家里面出来的感觉,就像是站在高空跳伞,自己虽然也很想跳,但是没有勇气,最后有人在我背后狠狠的推了一把,内力加上外力,终于使我走了出来。
独立后的日子真的变得很清爽了,虽然自己带孩子会累点,但是心情真的比以前好很多。以前总爱唉声叹气,还有总是爱打饱嗝和胃胀气的毛病,也不治而愈了。
而我也越来越享受现在的状态,我和女儿在一起也非常开心。
说完我之后再来说说我周围碰到的一些人。
独立出来之后,遇到了几个对我表示好感的男士,但我始终对他们无感。
我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像我目前这个状态,感情上很空缺,很渴望爱和被爱,为什么却能保持巍然不动。
一方面,我想是因为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明白了试错成本太高,一定要找到真正对的那个人。
另一方面,在看了今天的文章之后,我才终于回味过来为什么对这些男人无感,因为他们无一例外给我一种粘粘乎乎并不清爽的感觉,这种感觉从对方跟我对话的方式里,从对方的朋友圈主张里,都能感觉到。以前我并不能清楚的说出是什么原因,但今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清爽独立,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摘录今日得到: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提出,6个月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也就是说只有对6个月前的婴儿来说,共生才叫正常,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处于共生关系中,一方面是极度亲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另一方面会感觉一旦有分离,就意味着我们共享的这个共同自我就会崩解,这时就会有死亡焦虑。
粘稠与清爽的分别,不仅会体现在个人上,也会体现在集体中。集体文化的企业中,容易缺乏规则、界限与秩序,个体难以被允许有分离自由与独立空间,大家长的意志笼罩一切。个人文化的企业中,容易讲规则、界限与秩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权力是什么,自己的边界又在哪儿,因此容易觉得一切是清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