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洪洞县水神庙里,保留着一幅元代的壁画《捶丸图》。萨马兰奇曾在一次展览中,看到了这幅壁画,他惊讶地说“原来中国人在元代就开始打高尔夫了!”
《捶丸图》风景秀丽,地势起伏、河流蜿蜒。在山谷中一块相对开阔的地上,两名红衣官吏手持球棒,一左一右盯着地上的小球,准备推杆击球,把球打入球窝。这些球窝有的相距十步,有的相距百步。在两名官吏身后,还立着两个手捧球棒的年轻侍者。这幅《捶丸图》形象地反映了元代时期捶丸的活动场景,也让人不禁联想起现代的高尔夫运动。
高尔夫在西方很流行,大家普遍认为这项运动起源于苏格兰。但是就连《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并未提及高尔夫起源一事,只是简单记录了“最早在1457年,苏格兰禁止了高尔夫”。事实上,高尔夫就像捶丸的翻版,而中国的捶丸比苏格兰的高尔夫要早了将近500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金运昌先生,也曾表示:“至少在宋金时代,捶丸就有相当完整的比赛规则了。很有可能,在元朝蒙古族进军欧洲时,将捶丸规则推广到欧洲,后来这个击球进洞的游戏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高尔夫。”
一、捶丸运动和《丸经》
捶丸虽然是我国一项古老的球类运动,但是现代人对它大多很陌生。通过元代的一本关于捶丸的专著《丸经》,我们可以对这项运动多一些了解。作者宁志老人在书中系统地总结了捶丸运动的规则、策略、场地选择、器具选择和运动中的礼仪规范。
古代的捶丸运动,少则两人,多则十人,大家可以分组,也可以各自为战。比赛开始之前,每个人都会领到“筹”。如果是团体赛,哪一队的总分最先达到目标分数,那一队就获胜。如果是个人赛,打完所有洞,累计得分最高的人获胜。比赛开始时,大家要在开球区域“基”,确定各自的开球点。然后每人轮流从基向球洞击球,直到最后一人击球进洞,大家再一起开始下一个洞。
在上场时,大家就要带好各自的三种球棒,否则也要罚分。《丸经》中提到,“造棒必从击球主人心之所好”。也就是说,捶丸的球棒需要根据主人的体型来量身定做。而球的大小,又要参照球棒的尺寸。可见,捶丸的器具是很讲究的,这样才能“器利艺精”。
球棒可以分为扑棒、撺棒和杓棒三种。每一种杆头的薄厚不同,平面大小也不同。扑棒用来打越过障碍的高抛物线,撺棒是站立着打远球的,杓棒的鹰嘴形状更适合用在坑洼的场地。
捶丸运动的乐趣之一,就是场地复杂多变。《丸经》记载,捶丸场地有平、有凹、有凸,前面有障碍叫“阻”,后面有障碍叫“妨”,球能自己返回来的叫“迎”,左边高的叫“里”,右边高叫“外”。如何对不同场地选用不同的策略,是考验球手的关键。比如,前面有凸起地形,很难直接通过,就要思考左右两边的通道哪个更好。
好在球手并不是孤军奋战,每名球手都能带几名“伴当”,也就是球童。伴当不仅可以帮球手拿着器具,也能在场上自由行走,帮球手出谋划策。
但是,有些行为也是捶丸比赛中明令禁止的。比如,偷偷移动球的位置、中途换球、重锤、替别人击球等等。有的行为要罚一筹,有的需要罚双筹,甚至有些行为会让同队的伙伴陪同输筹。
捶丸运动场地开放,人数不等,档次也可以有高有低。所以在宋、元、明时期,上至皇室成员,下至百姓妇孺都喜欢参与其中。玩捶丸,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
二、捶丸风尚的背后,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扭转
捶丸运动的出现和普及,离不开古代历史上社会主流文化的变迁与扭转。
自春秋战国开始,各诸侯国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在那样的背景下,弓马骑射是大势所趋,也是主流的体育运动。到了汉朝,虽然已经进入大一统时期,但是帝王开疆拓土的野心、北击匈奴的战争仍然使激烈的竞技项目大行其道。那样的时代背景,需要有大批孔武有力的勇士,也催生出了徒手斗兽、击剑、射箭这样激烈的体育活动。《史记》中,就出现过汉代名将李广射虎的故事。
唐代的太平盛世时期,长安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国际大都市。曾经尚武、好战的社会风气,转变为重商、享乐。许多由军事训练中衍生出的体育运动,逐渐降低强度,转变为娱乐健身活动。捶丸的出现,正与唐代的球类活动紧密相关。
唐代的体育运动中有一个亮点,就是马球。人们骑在骏马上,手持球棒,击球得分。这项运动也有女子参加,有诗曰“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为了方便更多的女子参与打马球的运动,又出现了驴鞠。和骏马相比,驴的体格更小、速度更慢、性格温和,更适合娇小的女子驾驭。随后,运动强度又一次降低,出现了步打球,“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在自家的庭院里,人们就能玩步打球。球手徒步手持球棒,把球击入对方球门取胜。
步打球到了宋代,更加隆重。《宋史·礼志》记载,每年的三月份,宋太宗都要亲自主持步打球的比赛。
宋代的宫廷推崇程朱理学,儒家文化拥有了很高的地位。社会主流文化也扭转为重文轻武。宋代典型的男子形象,是书卷气的文人士大夫。这与当时北方的蒙古族、契丹、突厥的强壮敏捷形象截然相反。宋代典型的女子形象,也是纤弱无力、怡静休闲的气质。甚至,北宋后期开始了女子缠足之风。
步打球,正适应了宋代社会的主流文化。而这一运动在金元时期,正式改名为“捶丸”。
三、捶丸运动蕴含的思想,正契合了统治阶级倡导的儒家文化
在宋代,人们进行捶丸运动,不仅是为了养生锻炼,也以此作为对自己的人格修炼。而捶丸运动本身,也被打上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烙印。
孔子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是指人的精神通过修炼,达到自由、超越的境界。而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则是升华的方法。捶丸运动,正是儒家“游于艺”的体现。
《丸经》中强调,“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矩,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这是在强调捶丸运动中,人们要保持风度和礼仪,不能因为输球而发脾气,赢球就自傲自大。如果在捶丸中,喜怒无常,甚至出口伤人,这绝非君子作风。
在《丸经·贵和章》中,更是直接提出,“君子无所争,正己而不求于人,和而不同”。这和《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如出一辙。捶丸虽然是一项竞技比赛,但是球手要淡薄名利,重要的不是获得胜利,而是要在过程中修身正己。
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丸经》中也强调,“捶丸之制,全式为上,破式次之,违式出之”。就是说,认真遵守规矩是最好的;如果在某些方面遵守得不好,只能说是勉强;如果完全违反了规矩,就要被逐出捶丸运动。
比如,捶丸运动要求上场时每个人都有带齐三种球棒,这就是担心有人会借口拿球棒而拖延比赛时间。如果没有遵守这一条,就会被罚一筹。只有遵守规矩,才能在捶丸运动中得到大家的尊敬,收获愉悦的心情。
此外,捶丸运动的“有智赢,无智输”也是在讲究运动与智慧的结合。这也是孔子倡导的君子智勇双全,“知者不惑、勇者无惧”。
清朝时期,朝廷实施民间禁武,包括捶丸在内的许多运动逐渐消失,直至被人们遗忘。但是这项曾经兴盛的运动,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塑造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宁静淡泊的独特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