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时间:2017年12月
会面对象 :老高
这趟武汉真是走得随性之致,其实也不能算得上是旅行,更多的是与友相聚加吃吃喝喝、走走停停。从决定出发买了票到落地不到六天的时间,就置身一个陌生的城市,这种感觉,有点奇妙。
从汉口火车站出来,看到这个高大的复古式的站楼,心生一种仰慕感,据说武汉的建筑群高大磅礴,风格迥异,应该好好观摩一下。
想了会,先去江汉路。从地铁站出来后就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走,到了繁华的商业地带,这里与其他城市的也无甚大差别。
跟着地图到步行街,沿着高楼中间的宽敞大道走了很久,感觉有些像北京的前门大街。天黑得厉害,在夜幕中抬头看两旁旧楼,果真是厚重的“大”(我已找不出其他形容词了)。古楼被各大商家进驻,装饰得灯火通明,融合得似乎很不错,人群走动得厉害,实际进店消费得却不多。
一家店门口折射出的光影很漂亮,转着360度的圆圈,便随手拍了下来。
在地下商城见了卖串串的店,挑了几串常见的,没想到是同一个辣味,全是辣味!对于不常吃辣的我来说,真是太辛苦了!…火燎火燎的烧心。
街角有个卖馅饼的店铺,门票排了很长的队伍,看样子应是广受好评。一盒10元12个,每个味道俩个,觉着特别合算,先尝了一口桂花味的,很好吃啊,很喜欢,就多买了两盒。我果然是爱吃甜呀~
老高到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七点多,原本是等她来吃饭的,实际我已经尝了好几种小吃。四人在街上徘徊了许久,最终选择了吃火锅,真是纠结时的不二之选,是叫“醉码头”还是醉哪儿的,已经记不清了。
老高问了我们的口味,我妈还在感冒中,我也不爱吃辣,她叫了只鸳鸯锅。结果锅端上来了,是一只红通通的辣锅围着一口小巧玲珑的菌汤锅,小得可怜。
大红辣椒,红油汤,很是唬人。我用筷子蘸了一点入口,说什么微辣,完全就是辣啊!武汉果然也是重口味啊。
为助兴,点了一盅梅子酒。
一只金色牛头正对着我…
糖油粑粑好吃呀!芝士年糕也超好吃!
热干面最后煮了也超级棒!
吃满足了~ 回老高家。俩人窝一个被窝,讲起了这些年的大小故事。
武汉吃早餐叫“过早”,很新奇,而且十点多起床后,吃早饭的人依然爆满,这个情况让我惊诧得不得了,哈哈,都快午饭了呀。
面窝,味道不错,软软糯糯的香。
终于又吃上正宗的热干面了,好棒,我也喜欢面食啊。
按行程到了湖北省博物馆,今天的重头大戏,奔着镇馆之宝而来,找了很久才看到了曾侯乙编钟,亲爱的勾践剑不在家。晃荡完了才发现错过了编钟表演的时间,于是买票干等下午两点的,原本计划下面去户部巷的,只能推迟下咯。
几只精致的瓷器。
可爱的陶器。
金玉。
金戈铁马。
古人之路。
酒器,奢侈得很啊
永远都不会复制出来一模一样的酒器。
真鹿角。
编钟。
主棺。
据说有13名女子棺木和一只狗棺。
贵族与平民的世界,隔着生命的鸿沟。
两点开始的表演,我排在第一个,哈哈!老高买了两杯茶过来,就跟看电影似的。20分钟演奏我全程在录视频,编钟演奏真的超棒,坐在下面有种诸侯贵爵设宴的错觉。
博物馆出门处有片小林子,几株金黄璀璨的银杏分外引人注目。游人纷纷在那拍照。我们过去的时候人正稀少,有几只野猫在逗留嬉闹,特别美好。
接下来就是名气冲天的户部巷了。很吵闹啊,跟以前去夫子庙的感觉一样一样的。但是真的就是纯吃的!全是吃的!而且很重复!还有许多家自称老字号、上电视的网红店。我们以为排队最长的最多的应该是最好吃的,直到全部试验了下才知道不尽然,也许大家都是跟风罢了。
臭豆腐。好像不臭啊,不正宗?
广东的小吃啦。第一次吃肠粉,喜欢的味道。
这个不错。
老高尝了下,觉着不好吃。
满街的小土豆,也不好吃。
排了辣么长的队伍的排骨,也不好吃,哭。
太吵闹,人流不断,卖家生意真是太好做了!我们一度为楼上的居民所忧恼,到处很油腻很吵闹,晒个被子也是各种吃的的味道吧?
离开烟火气甚重的户部巷,去了昙华林。
天又黑了,美美的小资街的景色也没法看清,感受了下安静的夜下昙华林。
昙华林有猫的店真是太多了,各种花色、品种,都超级可爱,超级想摸。可是店主都把拒参观的牌子挂在门口,让我们却步。这样想着,我也想养几只美猫,让它们出卖色相替我招揽下生意ヾノ≧∀≦)o
直觉走得饿了,骑上小黄车又回了户部巷,捡漏了其他吃食。
隔天就要回家了,俩只埋在被子里从八点多聊到十点多,心里是十分的不舍,淡淡的离愁。
收拾完行李,老高拉着我下楼,见了老高的老公大人,然后一起去吃午饭,认真地挑选了几样特色小菜。餐桌上,两人还不经意地秀恩爱,也不怕闪了单身狗的眼。
他俩一合拍,去买了据说特产的洪山菜薹让我带回去,看起来很像油菜花呀。然后我拎着一袋吃的走去了火车站,特别就像来武汉买了个菜回家做饭。
短短的两天半时间,来得匆匆,走的时候平淡的心里也夹带着一点点惆怅。每次和好友在陌生的城市相聚分离,总在想在何时才能再碰面,击败时空的界限,随心所欲。
在天桥上看躺在铁轨上的各列动车,通向东西南北,处处皆有风景,却只有一条回家的路。现在该回家了,武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