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1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的<引子>部分。
今天的读书收获有8点:
1.孩子打篮球快乐、满足的感受(流动的能量),被爸爸正确的道理给堵了回去,孩子愤怒却无处发泄。
本质的含义是:父母看不见孩子的本身(真实的感受),只看见的是孩子的外在功能价值。这一点决定了孩子的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若孩子的感受未必看见,父母即使对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感受不到爱(孩子头脑里承认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份恒久的孤寂)。
大家想一想:是孩子的美好感受可以让孩子坚持下来打篮球呢,还是父母正确的道理更可以让孩子坚持下去打篮球呢?。
2.犾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人与人的全部本真相处,没有任何的预期和目的),我与它(外在功能价值)。
3.感受(打篮球带来的体验、满足和快乐),彰显了一个生命的存在感。打篮球带来的外在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并非不能存在,而是不能只看到“它”(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这些附带的好处。
看不见孩子的感受,跟孩子之间没有爱的流动,让孩子没有了存在感。
4.为什么父母经常难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了?
因为大人把孩子当作“物”,当作自己意志的延伸。(所以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物”一有问题,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就用各种手段去"修理"孩子,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表现。
5.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应该按照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想让这些父母试着感受一下,自己被父母按照正确方式对待、要求,那你活得精彩,活得绽放吗?能活正确了吗?
几乎每一个领域的顶尖人物都有类似的人生总结: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自己,这样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6.若我们不是从自身的体验(感受)出发去生活,而生活在外在价值体系中,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即是物化的。
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
7.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看不见孩子的感受(在物化的价值体系中),孩子是难以找到自我的。
在物化的价值体系中孩子一生都活在恐惧中:从幼儿园到工作,每天一刻不停地随着外在的功能价值打转,他们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不具备任何外在功能价值时,将会发生什么。(自己将不存在)。
8.我们是具有功能价值的“物”,还是真正存在的人,取决于我们是否被另一个人(尤其是父母)饱含深情的看见过。
看见,是真正的爱,是真正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