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日本最后的武士”,在维新三杰中,他智勇双全、有情有义、舍己爱人最受日本人喜爱,是日本“武士道”精神最完美的体现者。在稻盛和夫看来,他是一位能够让被自己打败的对手都敬仰崇拜、具有宽广度量的伟人,他就是西乡隆盛。西乡隆盛1828年生于日本萨摩藩鹿儿岛城下下加治屋町山,通称吉之助,号南洲。
毛泽东16岁所做诗《赠父亲》“青山处处埋忠骨,绿树常青伴英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现在已有多个版本将题目改为《七绝 改西乡隆盛赠父亲》,这首诗的原作者正是西乡隆盛,这首诗是他激烈主张对外扩张,日本青年,何必固守在这孤岛上?征战四方多精彩。后来改写成为激烈我国青年抵抗侵略参加抗日战争的名篇。通过此诗不难看出西乡隆盛作为一代武士的壮志豪情,也能窥见其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修养。西乡隆盛青年时期就和大久保利通一起向伊藤茂右卫门学习阳明心学,向福昌寺的无参和尚门学禅,他毕生最信任的就是阳明心学,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每次流放总会带上阳明学和其他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可见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迷恋,《南州翁遗训》对后世的影响可见他在阳明心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去世后,受到其思想熏陶的人们,将其训诫编纂成册,是著名哲学家稻盛和夫案头常置的终身读本。稻盛和夫说:“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南洲翁遗训》中西乡隆盛指出:“道乃天地自然之道,故讲学之道,在于敬天爱人,以克己修身为始终也。克己之真义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
稻盛和夫作为日本最负盛名的实业家、哲学家,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作为独具东方特色的商业布道者,而他所宣讲的价值观念,核心就是“敬天爱人”,这个观念出自西乡隆盛,终由稻盛和夫发扬光大。敬天爱人:敬畏上天,关爱众人。这词句优美、动听,触动人心。所谓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之正道——亦即天道,与人为善。换言之,就是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人,就是摈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我作为一位收藏爱好者,再或许因为科班书法专业出身,在收藏方面对书法极其的关注和敏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专门做日本书画回流的网拍中看到一幅作品深深吸引了我,整幅作品浑朴豪放,跌宕不羁,线条遒劲有力,用墨沉着痛快。当时也没有去查名头就先买回来了,收到作品第一时间分享给了一直从事日本书画家收藏研究的朋友,他说是西乡隆盛的作品,我第一时间开始深一步的了解作者,也正是这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深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位作者的传奇人生,我也开始关注他的作品,继而有了第二件、第三件。
书法,乃人之性情、文学修养、精神境界的体现,西乡隆盛从小深耕于阳明心学,潜心于儒家文化,作为一代武士,外化于他的武道精神“无私、大爱”,他的书法同样是豪放中不失法度,拙朴中不失灵动,欹侧中不失稳健,给人以大道凛然之气。他的书法可谓是将武士的豪放和文学的儒雅有机的结合,如同他的传奇人生一样,形成西乡隆盛特有的书法符号。(常年收售西乡隆盛作品,期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