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算作是很难读的一章,因为文章的结构很乱,在读的过程中一直捋不顺文章的结构,再加上作者为了说清楚举了太多例子,反而使整个文章更加读不懂,但就算如此,更加佩服作者的阅读量,博览群书,似乎各种书籍都有涉猎。
一、收获
1、检视阅读的重要性
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书名,其实这个就是检视阅读的第一步,看书名,看序言,看目录,帮助自己尽快搞清楚这是一本什么书,然后做到心里有数,按照不同的阅读速度去做。
2、分类的重要性
如果你的电脑桌面一直是满的,或者总是很乱,说明你的分类系统是奔溃的,一般人的脑容量是七加减二,但是七已经是最好的水准了,所以在分类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好标准,然后按照便标准去存储东西,这样无论任何时候,你的东西都是整齐的,比如我的电脑硬盘分为四个盘,系统,软件,娱乐,学习,新下载的软件都是在软件中,其中专门分出一个文件夹存储安装包,而娱乐中会有照片,视频,活动,其他(不知道分到哪个类就暂时放到这个里面,隔段时间进行清理),学习中包括的基本有写作,文献等,在一开始可以先自己进行分类,再不断的完善。
如果具体分开来说,分类其实是有几个点需要注意:
确定标准:将某类事物或对象的共有特征确定为标准,写清楚标准背后的规则,比如凡是符 合……的放入xx中;
鉴别:确认对象的特征,放在相对应的类中;
具体流程:首先看面前这个对象是什么,然后分辨出的它核心特征,与分类标准进行比对,再根据规则判定,将其放入合适的分类下。
二、感受
1、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我放弃了一次,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而且前几章都做了很多笔记,但是唯独这一章干干净净,但是想到老师说的,只要坚持把这本书啃下去,你的理解力一定会增强,于是换一个时间,重读这一章,很庆幸,自己当时坚持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是很大的挑战,不能一直在舒适区偶尔在恐慌区或者学习区其实对自己的成长更有利,下次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总结不出结构,不要轻易对作者的水平产生怀疑,可以自己多尝试几遍,在看的过程中不断的写一写画一画,在听音频的过程中,老师说,作者这位大专家,没有考虑我们这种小白的感受和需求。感谢有永澄老大解读、领读,对结构的认识变深,需要不断去修炼。
2、分类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你想做好分类,那就要注意标准,家里存放衣服,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什么地方放袜子,什么地方放帽子,衬衫,同类物件放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遵循。
三、改变
1、半途而废的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读完这一章感到自己有进步了很多,应该是行动力上。
2、分类不仅体现在对书的分类,很多事情上都体现出分类的智慧,比如时间安排时,按照事情的紧急程度,这种就是标准,有了清晰的标准,你做事就会越有条理。
四、行动
重新听一次老师的音频,强化一下自己的思路,抓紧文章的结构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