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巧合,重新回顾摘录,发现一个好玩的事情。
摘录第一句,看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如何改变?”摘录最后一句则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一问一答,算是很好地总结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
洛莉· 戈特利布(Lori Gottlieb),1966 年出生于洛杉矶,美国作家、资深心理治疗师。她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亲爱的治疗师”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她的TED 演讲是2019 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她经常作为心理健康话题的专家,出现在《今日秀》《早安美国》等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凭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她已成为《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出版人周刊》等媒体热推的畅销书作家。
书中,洛莉以自己的故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为轴线,间插着约翰(偏执的编剧)、夏洛特(重度依赖)、朱莉(向死而生)、瑞塔(老年的意义)四位来访者的故事,从医生和来访者的双重角度,系统、全面地对心理咨询的过程进行了鲜活地呈现。
没有生硬的教条,读书过程犹如在看一部电影,剪切、回放、悬疑、冲突、升华,让人欲罢不能。
这或许得益作者早年电影行业的工作背景。很难想象,早在乔治.克鲁尼大火之前,原来和我们的美女作者也曾有过交集。也基于此,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如果这本书被搬上大屏幕,同学们一点也用觉得奇怪。
1. 假如不痛苦,你就不曾体味真实的人生;假如你也深陷痛苦,你凭什么帮助别人?
2. 生活中我们能掌控的其实原本就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多,但面对病痛才是最叫人无能为力的事。
3.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到痛的时候,但你不必让自己那么痛苦。感到痛不是出于你的选择,但你选择了让自己痛苦。
4. 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保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5.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人生抉择,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些过程更有意义。
6. 一切都会有答案,顺其自然。
7. 我们生命中经历的各种关系都不会真正结束——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对方。每一个你亲近过的人都会活在你的内心深处。
8.我们都有一种深层的渴望,渴望理解自己,也渴望被理解。
虽无刻意宣导,但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却是不是闪现。或许这就是好书所以好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也就不再画蛇添足地总结,仅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摘录记载,时时拿出回味一番,已是体现收获的最佳方式。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谢谢!
2022/11/17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经典摘录
序P1,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变?”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序P2,(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假如不痛苦,你就不曾体味真实的人生;假如你也深陷痛苦,你凭什么帮助别人?
序P3,她看似评价,实则竭尽全力应对这一切,“要心怀慈悲。”
序P4,你没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应对痛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诚实。诚实地承担来访者遭遇的无常,也诚实接受自己哪怕有此觉悟,仍会无法负担之重。……,拯救我们的不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是最关键的改变。
P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但他还说过:“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P1,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摆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詹姆斯.鲍德温
P5,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如果你能深入了解某个人,就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好感。
P7,我知道痛苦总是和丧失紧密相连。但我还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的事情,那就是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失去。无所失则不得变,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
P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或大或小,或新或旧,或安静或吵闹,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这些不速之客总会找上我们。……,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且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构建生活,他们才能放手去改变。……,有时自身即地狱,有时我们就是自己的绊脚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从前行的路上挪开,奇迹便会发生。
P12,每个故事都有许多条线索,人们总是避开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吻合的线索。
P14,哀伤的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在经历痛苦的最初阶段,人们总是倾向于抨击他人或自己,让怒火向外或向内转化。
P15,如果你不能意识到“完美是幸福的敌人”,那你就剥夺了让自己快乐的权利。
P19,心理治疗之所以会引发各种奇奇怪怪的反应,是因为某种程度上它就像成人电影——两者都涉及某种层面上的赤裸,也都有可能令人感到紧张刺激。
P22,只能先迈出第一步,再走下一步。
P26,如果你每天赖以维持生活的唯一动力只是能在晚餐后打开电视……,唯有沉浸在虚构的世界里,你才能屏蔽那些令你不愉快、却又无力改变的事情,……那你很可能就是抑郁了。
P29,每当在接诊时遇到不知该说什么的时候……,我通常有两种选择:我可以保持沉默,直到我更理解当下的状况为止;或者我可以尝试作出回答。但无论我选择怎么做,都必须说真话。
P32,生活中我们能掌控的其实原本就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多,但面对病痛才是最叫人无能为力的事。
P37,心理治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你和心理治疗师的关系,是否“感到被感知”。……,心理治疗中的关系必须独立存在,区别于其它关系,并保持距离。
P44,心理治疗师…要尽量看透来访者的真实状况,这就意味着要看到他们的脆弱、他们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和内心挣扎。
P47,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性的举动,而不在于治疗性的语言。
P49,对来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得到聆听和理解,而不是获得领悟或作出改变。
P53,我希望约翰在治疗中感到放松,而不是被放纵。……,我们也是人,不是机器人。事实上我们不是要保持中立,而是要尽力去留意自己非常不中立的情感、偏见和见解(我们称之为“反移情”)
P58,人们常常把麻木误认为是放空,但麻木不是感受的缺少,而是人在被太多感受吞噬的情况下作出的反应。
P60,人们总会在心理治疗中展示自己的“自拍照”,而心理治疗师则必须通过这些自拍照来作出判断。……,心理治疗师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见到的每个来访者都只是一张抓拍的快照,只记录了某个人的某一个瞬间。……,无论是好是坏,都只是那个瞬间的你,并不代表你的全部。
P61,他们(来访者)呈现的样子多是为了粉饰痛苦正扰乱他们内心的平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要去打一场保卫战——通往和平的道路正是与自己和解。
P67,“痛和痛苦是有区别的。”温德尔说,“你会感觉到痛,每个人都会有感觉到痛的时候,但你不必让自己那么痛苦。感到痛不是出于你的选择,但你选择了让自己痛苦。”……,所以他认为,既然我如此紧抓着痛苦不放,那我一定是从中得到了些什么。
P70,我们最抵触的往往是我们最需要看到的东西。……,虽然我感觉我的痛苦就存在于当下,但其实它也存在于过去和未来。……,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历史无法重来这个概念,那我们就会被困在过去。……,如果我们把当下的时间花在修改过去和控制未来上,还是会怀着无尽的遗憾被困在原地。……,但如果我活在当下,就得接受自己的未来有所缺损。
P79,如果你把生命都浪费在哀叹你没去成意大利这件事上,你就永远不会自由地享受荷兰非常特别、非常美好的方方面面了。
P81,世上总有让你羡慕的好命之人,也总有人比你运气更糟。……,正是我们对自己的这份诚实,帮助我们理解了生活中所有的细微差别和复杂性。如果压抑这些想法,才真的可能会表现得“糟糕”。正视它们,你就能成长。
P81,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会完全按计划展开。
P83,我们大多数人都把我们所爱的人、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我们被宣判死刑的时候,才知道一切的先决条件是:我们还活着。
P84,朱莉和迈特最终决定,即使要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他们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因为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活就是不确定性的代名词。……,和死亡的对视迫使他们活的更投入——不是为未来列出长长的目标清单,而是活在当下。……,他们并不在意最后是到了意大利还是荷兰,或是别的什么地方。重要的是他们决定登上飞机,看看会降落在哪里。
P97,人格障碍是由长期存在的、贯穿始终的行为模式组成,他是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人格障碍是自我协调的,这就意味着行为是与行为人的自我概念同步到,因此有这类障碍的患者会认为是别人在给他们的生活制造麻烦。而情绪障碍是自我不协调的,所以此患者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痛苦。……,他们并不是自愿要陷入抑郁或焦虑,……,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问题。
P98 ,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人格障碍,……,因为它们根植于人类对自我保护、被接受和安全感的本能需求中。
P105,我不顾一切地想要生个孩子,但这并不代表我会随便就和自己身边出现的下一位男性结婚。于是我陷入了一个微妙的困境——走投无路,却还要挑剔。
P118,分手更像是一种安静的丧失,对其他人来说看不见摸不着。
P120,他(杰克.康菲尔德)说:“心智成熟的第二种特质就是善良。这种善良是建立在自我接受这个基本概念之上的。”在心理治疗中,我们注重的是自我关怀(即“我们是不是一个人类的个体?”),而不是自我肯定(即判断“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P121,丧失往往有多个层面,有现实层面的丧失,还有潜在的丧失,……,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离婚带来的痛苦仅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失去了伴侣,更多的痛苦通常是来自离婚所代表的意义——失败、被拒绝、背叛、未知,以及与自己的预想背道而驰的生活轨迹。
P121,我们都有一种深层的渴望,渴望理解自己,也渴望被理解。
P125,诚实是比同情更有效的良药,它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却往往深藏不露。格雷特尔.埃利希
P129,人们在关系尚浅的时候总是更容易保持融洽的相处。
P130,“当你们和来访者接触时,你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和来访者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从他或她身上感受到的,大致也就是他们生活中其他人所感受到点。
P133,心理治疗最有效的时候是在人们开始好转的时候。
P133,“大多数值得做的事情都不简单。”……,心理治疗之所以具有挑战性,是因为它逼着人们从平时尽量回避的角度来观察自己。
P137,在心理治疗中再常见不过的主题是“排斥”。我们都会害怕被冷落、被忽视、被回避,最后变得丧失去爱的能力而孤独一生。……,要承认自己的恐惧,尤其是向自己承认自己的恐惧,有时还需要假以时日。
P141,“大多父母费尽心思想要让孩子过得轻松点,到头来却让孩子们过得更辛苦了。”……,优质育儿的基本原则是适度、共情、顺应孩子的秉性,这些简单的原则并不会因为尖端的科学发现而发生改变。
P143,幸福的根源并不在于事情发展得有多顺利,而在于事情的发展是否好于预期。
P144,我们所表现出的许多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其实都植根于感情上的空虚,这种空虚总是渴求有什么东西能来填补。
P146,在一个家庭系统里,一旦有一个人开始作出改变,即使这种改变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家庭系统里的其它成员也很可能会竭尽全力想要保持现状,把系统带回稳定状态。
P151,就像女性常迫于文化压力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表,社会给男性的压力则要求他们维持良好的情绪表象。
P155,愤怒是大多数人最容易进入的情绪,因为它是指向外在的,愤怒地责怪别人能让你感到痛快又义正词严。
P161,安宁,不是要深处一个没有嘈杂、烦恼和辛苦的地方,而是即使身处繁杂之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
P162,在某一个意识层面上产生的问题,无法在同一个意识层面上得到解决。
P162,“这个囚犯只需要往边上走走就万事大吉了,他却还是疯狂地摇着铁栏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我们觉得自己完全被困住了,被捆绑在情绪的牢笼里,但出路其实就在那儿,只是我们愿意去看到它。……,大多数人在接受心理治疗时都会感到自己被困住了,被自己的思想、行为、婚姻、工作、恐惧,或过往所囚禁。……,要得到自由,还会涉及责任,但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承担责任很可怕。
P165,治疗师永远都在天平的两端寻找平衡,一方面要营造相互信任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直击要害让来访者不再继续受煎熬。
P168,治疗师总会告诉来访者:追随你的嫉妒心,它会告诉你你想要什么。
P173,人们谈论自杀,通常不是因为想要终结自己的生命,而是因为想要终结痛苦。如果他们能找到别的出路,一定会想活下去。
P175,和上一代人相比,现在的人在往到了60岁左右才正值人生巅峰,无论是职业技术、知识储备还是人生阅历都到达峰值。
P177,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安德森.所罗门
P186,作为撰稿人,我讲述人们的故事,但我并没有改变他们的人生。但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可以帮助人们改写他们的人生故事。而同时从事这两个职业,简直是两全其美。
P186,“成为心理治疗师,需要同时具备认知力和创造力”,院长说道,“结合这两种能力是一门艺术,你可以想想如何将你的才能和兴趣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P192,但通常,按下不表只会让小事变大,直到成为房间里的“大象”,而开诚布公反而更轻松。
P193,只有沉默才能让人们真正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交谈让人们必须不停地转动脑筋,从而安全地避开自己的情绪,但沉默就像是清空脑袋里的垃圾。当你停止用语言来填补空虚,就会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浮出水面。
P197,深吸几口气——深呼吸可以充当一种干预机制,来干扰我们难以抑制的冲动。
P207,每个治疗师都会遇到一个和自己惊人相似的来访者,简直感觉那个人就是你的分身。……,从逻辑上来看,如果你能在某个来访者身上找到共鸣,或许会使你更容易帮助她接受治疗,因为你能很直观地理解她。
P211,阻抗是心理治疗师的朋友。不要和它搏斗,要跟从它的指引。
P226,培训期间最应该学习的事,就是必须在治疗中保持真诚,这样才能对别人起到帮助。
P236,我在拖延,我不愿向温德尔坦白,因为坦白的代价就是必须面对现实。
P246,人们在人生连续的变化中作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基于两个因素的考量:恐惧和爱。
P248,没有一个孩子会真的想要早当家。
P253,有些时候人们确实需要接受他们自己——以及别人——本来的样子。但有时,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你也需要有人给你一面镜子,让你好好看看自己,——但不能是像发廊里这种把人照的更好看的镜子。
P256,如果两个选项都很糟糕,那我就两个都不选(还可以有第三种选择)。
P273,人们不会有多出来的时间去休息,或是联系朋友和家人,相反,他们总是试着往时间点缝隙里塞进更多的事情。
P276,在这些忙忙碌碌的背后,有一个被长期掩盖的真相正在浮出水面,……,我的人生已经走完一半了。
P279,回避就是以不面对的方式来面对问题。
P281,我认为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是理性的,而这也是她在生活中掌控不确定性的方法。一旦你知道了一个真相,你就无法退回到未知的状态。
P282,(人生)四个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
P283,我的这次中年危机更多的是要让自己开放,而不是自闭;是要让自己去拓展新的领域,而不是给自己设限;是一次重生,而不是消亡。
P283,不确定性并不代表着丧失希望,而是意味着还存在可能性。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怎能不叫人兴奋呢?
P291,失去所爱的人是一种极其孤独的体验,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面对。
P295,我对约翰说,“但或许做一个好爸爸,也包括允许自己拥有所有正常的情绪,过正常的生活,哪怕全身心投入生活有时比逃避生活要更艰难。”
P297,行为转变阶段包括:未准备阶段,犹豫不决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
P302,每一段感情关系都像一支双人舞。
P304,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总是趋向于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也就是他著名的“快乐原则”),而弗兰克尔则坚信人们最主要的驱动力不是以快乐为导向的,而是趋向于寻找生命的意义。
P305,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他写到:“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保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P305,在我的线圈笔记本上潦草地写着一行字,“反应与回应,前者是条件反射,后者是有意识的选择。”正如弗兰克尔所说,即使是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如何回应。……,我尤其喜欢弗兰克尔书中这样一句话:“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P310,如果你要分享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真相,那就意味着你需要面对这个真相,但同时你也将获得一项回报,那就是自由。真相能把我们从羞愧中解放出来。
P314,在20世纪中叶,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8个发展阶段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前后相连,而且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面对的冲突和危机,只有度过前一阶段的危机,才能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这8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希望)——信任/不信任;幼儿期(意志)——自主独立/羞怯怀疑;学龄前(目的)——主动/内疚;学童期(能力)——勤奋/自卑;青少年(忠诚)——同一性/角色混乱;青年成人(爱)——亲密/孤独;中年成人(关怀)——再生力/停滞;老年成人(智慧)——自我实现/绝望。
P316,对于快乐的非理性恐惧有一个专门术语叫“幸福恐惧症”。……,经历过创伤的人很容易期待再次遇到灾难,他们不会倾向于靠近生活中出现的好事,他们会变得过度警觉,总是等着厄运来临。
P319,人们常常迫于压力去原谅别人,到头来如果做不到还会认为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认为自己不够开明,不够坚强,或缺乏慈悲之心。所以我说,你可以心怀慈悲,但选择不宽恕。有很多方式可以让生活继续,但其中并不包括伪装自己的感觉。
P320,我们之中有许多人会为自己犯过的错误折磨自己几十年,哪怕已经真心尝试去作出弥补。这样的量刑又是否合理呢?……,我问瑞塔:“在你快70岁时,回头看看你二三十岁时犯的错,你会如何给自己量刑呢?你犯的错确实很严重,但这几十年你一直在忏悔,你也尝试了要去弥补。你不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刑满释放了吗?”……,我留意到瑞塔在专心地听我说话,于是我继续说道:“如果你不能享受你生活中的美好,那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人能从中得益。”瑞塔皱起眉头来回答:“谁?”“你自己。”我说。我向她指出,痛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可以是一种逃避。
P325,罗杰斯认为,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积极、健康的关系,是评判治疗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只是通往治愈的途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感觉。
P326,“我喜欢你。”他(温德尔)的语气语态让我觉得他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既不生硬也不虚伪。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却又出乎意料地让人感动,就是这么质朴:是的,我喜欢你。……,温德尔说,我可能希望自己的睿智和风趣得到别人的喜欢,但其实他喜欢的是我的“聂萨玛”(neshama),这个词在希伯来语里是“灵魂”或“灵性”的意思。他的这个说法立刻在我心中引发了共鸣。……,我也总是发自内心地对我的来访者抱有好感,因为我看到他们心灵上柔软的地方,他们的勇敢,还有他们的灵魂——就像温德尔说的,他们的“聂萨玛”。
P329,(当你面临困境)“那你希望别人对你说什么呢?”我问。朱莉想了一下,“他们可以说“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或者“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帮不上,但还是很关心你。”……,如果我真的要写这本书,或许我会说,人们真诚的、不做作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反应。”……,(我们希望别人的帮助方式是)不是寻求一个诊断,而是帮助我面对我面对无法确认的情况。
P330当人们自欺欺人地以为还拥有大把的时间,他们只会变得懒惰。
P337,当我们给思绪一些空间,让它可以自由地游走,它就会把我们带到最意想不到的有趣的地方。
P339,与家具装修不同的是,内心的改造并不存在“完工”一说,除非是当我们走完这一生的时候。所以我总会时不时怀念改造前的自己。我并不想回到从前,但我乐意保存着这份记忆。
P343,自省和钻牛角尖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感受,就像行走在冰面上而不顾冰面下的暗涌,我们将无法得到安宁和快乐。
P345,尽管我们环游世界去发现美,但若不是怀揣着美的念想,我们将一无所获。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P353,一个人要是很难对别人说“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求认同——觉得如果说了“不”字,别人就不会再爱自己了。而如果一个人很难对别人说“好”——无论是对一段亲密的感情、一个工作机会,还是一个戒酒疗程——这都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任。
P354,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意识到需要自己为自己做决定了。
P357,痛苦并没有高低等级之分——这也是我在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培训中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之一。人们所受的折磨不应该被拿来比较,因为痛苦并不是一场比赛。
P357,轻视问题是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唯一的方法只有接受痛苦,并想办法解决它。你无法改变你否认或轻视的东西,而且,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烦恼,背后必然藏着一些更深层的烦恼。
P366,我还跟约翰分享了一个相关的概念:无常。当人们出于痛苦之中的时候,他们常常会以为这种痛苦将永远持续下去。但实际上我们的感觉就像天气一样风云变幻。
P370,如果来访者相信某个行为或症状是自己无法控制的,那我们就将对这个行为赋予自愿性,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再把这个信念引入他们的思考中。一旦来访者意识到是自己选择了某个行为 他们就可以无意识地收获其中附带的益处——逃避我们给出的指示,进行反抗,或者呼救。
P372,治疗师常常会讨论隐私和秘密之间的区别:隐私是每个人在一段健康的感情中都会需要的心理空间;而秘密则是源自羞愧,常常会腐蚀一段关系。
P372,温德尔并不是“没有原则”,原则一定是有的,而且我们被要求遵从原则也是有其原因的。但温德尔的做法让我了解到,如果经过深思熟虑,有意识地对原则进行变通,治疗将收获更多元化的成效。
P374,秘密已经说破,心灵毒药被稀释了。
P379,如果一名来访者会把治疗师的声音放在心上,将治疗师的话应用到实际情况中,那他就能逐渐脱离心理治疗了。
P393,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
P395,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未知,即使不知道未来会带来什么我还是要去面对它,处理好自己的担忧,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当下。……,年轻的时候,我们把生活看作是一种开端、一种过程和一些重要的人生抉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人生抉择,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些过程更有意义。
P396,现在我会时刻记得,无论爱与被爱,总免不了要面对失去,但知道有可能要失去,和害怕失去是两回事。
P407,无论你有多么爱一个人,有时也还是难免会伤害到那个人,这并不是因为你想要伤害谁,而是因为我们都是人……,你可以自我疗愈和修复,然后再开始另一段关系,而新的关系也会充满新的“决裂和修复”。要让自己敞开心扉、放下心防,虽然这听上去并非万全之策,但如果你想要从一段亲密关系中有所收获,就绕不过这一关。
P414,失败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
P417,人们祈求临终时平静、清醒,得到理解和治愈,但临终阶段往往是混合着药物、恐惧、虚弱的大杂烩。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在我们有能力变得更开放更豁达的时候就采取行动。
P418,最好的道别总是会让人觉得有些话还没说完。
P426,或许我们都需要先经历怀疑、批评、质疑,然后才能真正放手。
P433,我们在一生中跟自己交谈的次数比跟其他任何人交谈的次数都要多,但我们对自己说的话也不都是友善、真实和有帮助的,有时甚至都不能尊重自己。……,所以在治疗中 我们要学习聆听内心的这些声音,学习更好地和自己沟通。
P435,一切都会有答案,顺其自然。
P437,当我还是一名实习治疗师的时候,老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如果来访者向你道谢,那你应该提醒他们,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这样对他们才最有帮助。
P438,我们生命中经历的各种关系都不会真正结束——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对方。每一个你亲近过的人都会活在你的内心深处。
P442,我们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