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

今天大年初二,温度继续回升,没有零下,最高温度9度。虽然太阳没有昨日明媚,但温暖的天气,在新年的第二天,让大家出行分外愉快。

我们这里习俗,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年前大家互送节礼,年后聚在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

每年的今天,大姑姐和小姑子都会回娘家聚会,多年不变。因此,今天注定又是忙碌而快乐的一天。

昨晚睡得晚,今早醒来快八点。知道儿子难得回家睡个好觉,怕起床有响动,就倚靠着床背,把昨夜赶出来的日更文修改,然后打卡填表,完成今天的任务。

打完卡,看时间九点,去婆婆家也不能太晚,今天中午,还有两桌菜要做出来。

起床,煮上鸡蛋,杂粮粥昨晚预约,已经做好。孩子爸出去,想看看是否卖油条?回来,说没有。好像也不可能有。

九点半,把儿子喊起来,吃完早餐。十点钟,去对面市场买菜,直奔老家。

走到半路,一个电话打来,说是京东快递。我一愣,坐在副驾驶的儿子说,他给奶奶家厨房买的一氧化碳报警器来了。

原来,昨天下午回来的儿子,闻到奶奶厨房里煤气味很浓,呛得嗓子不舒服,非常担心。

这煤气味主要是煤球炉制造出来的,气味确实很浓。每次和婆婆说,不要用煤球炉,有煤气灶,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为什么偏要生那个煤球炉呢?

但公婆一生节俭,许多的习惯都不想改,他们觉得用煤球炉,不仅节约,还安全,用电器,反而会有危险。

儿子听买的报警器来了,就说,咱回去拿,直接给奶奶安装上,顺便测试一下,一氧化碳的含量到底多高?

我当然立即答应,趁着孩子年假在家,给按好,我们也省事。

返回小区门口,拿了快递,回到婆婆家,已经十一点多。

小姑子先我们一步,正在厨房忙乎,我立马加入。

后来,大姑姐来,成为主厨,我则开始用煤球炉炸耦合、炸火腿、炸爆汁鸡米花和知了猴。

后来的场面很是热闹,小小的院子里,大家都在为午餐忙得不亦乐乎。

除了四岁小宝和妈妈在院子外面玩,女人们忙着做菜,男人忙着杀鱼。

一条庞大的鲟鱼,年前他们送来的节礼,婆婆一直放在那里。

我们三家的儿子,每个人手中一个录像机,录他们感兴趣的每一个瞬间,不时交换一下录像机的各种功能。

他们在录,我们配合,这样美好的时光,虽然是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却充满着人间烟火气,真实,简单,朴素。

这仨兄弟,不仅用影像记录生活,同时,还是客厅餐桌和厨房的纽带,他们还负责饭桌上菜服务。

厨房里一声喊,菜好了,谁来端菜?

外面马上有回应,我来了。菜就这样一盘盘来到拼起来的两张餐桌上。

小院在沸腾,小院在欢声笑语里,把过年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举杯庆祝新年快乐,这是由可爱的小宝提议。这聪明的孩子,没有人告诉他,他竟端起酒杯,和每个人碰杯,并说,新年快乐!

现在的孩子,实在是了不得。小小的年纪,说起话来,一套一套。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酒足饭包,我提议带公婆逛公园去,并顺便去看看小姑子新买的楼房,大家举手赞成,热烈拥护。

于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去了开元上府的小区。大家对这个小区的绿化都赞不绝口,小宝更是在小区内的游乐场玩得不亦乐乎,不想走了。

出了开元上府,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就来到公园西大门。

我预想的公园应该人很多,没想到是这么多,这么热闹。公园前的上海路,从东到西,除了人就是车。

虽然有交警执勤,无奈人和车太多,只能在主要的路段进行疏通,才能得以前进。

这时的人们,路边见缝插针的停车,我们也如此停了,停在靠近红绿灯的一侧。

停车地方离公园入口有点远,我们只能过红绿灯,在车流里慢慢向公园入口靠近。

穿过广场,经过小吃密集的地方,看到糖葫芦,想到婆婆爱吃,就和儿子去了一个摊位,买了糖葫芦,还有山药豆,然后去寻大部队,分发出去。

这时的我们,就像个孩子,手里拿着红红的糖葫芦,边走边吃,毫无顾忌,一种旁若无人的心境。

移动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年快乐。人群的组成部分以家庭为单位居多,领着小儿,搀着老人,成群结队,人们都在尽情享受着团聚的游玩时光。

在公园里,我们经卧佛寺,走普渡桥,看到公婆有些累,再加之时间不早,我们就绕莲花湖,回到公园西门。

这时的西门,停车场内依然拥挤,但上海路上的车辆明显少了。

回到婆婆家,已经五点半。我们还有议程,简单吃点晚饭,去河边放昨晚剩下的烟花。

外甥媳妇力邀我过去看,我去了,录下许多精彩的瞬间。

夜空里,烟花绚烂,明亮耀眼。站在黑暗里的我们,快乐的像个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烟花,不时发出感叹。

这就是今天,大年初二,过得像个孩子似的一天,童趣十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