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你好!我是白雨斋。
汉书有云: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 传说中《周易》来源于,上古伏羲创造的八卦,发现了阴阳,再由中古周文王演化成八八六十四卦,到了下古孔圣人再补《十翼》,一部《周易》就此完成。所谓“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所谓“三古”上古、中古、下古。当然传说也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等,“传说”在古代的一元化的价值观里,都是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的,天破了好比房顶破了,怎么办?“补”呗!太阳多了就“射”呗!还有夸父为什么追日,至今都没人知道,反正就是追了。
那《周易》的指导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要从《周易》是讲了什么说起,然后再看《周易》的演算方法,最后我们再看它的意义。我分三个部分,给各位献上笔者所理解的《周易》
第一个部分:《周易》讲了什么?
首先看下《周易》上图的“太极”一横的表示阳,两横表示阴,所谓“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四象生八卦(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兑为泽)古人认为“阴阳”创造了万事万物,一切的事物都是有“阴阳”协调而得以存在。那时候,如果你生病了要么是阴气少重(少阴),要么阳气过剩(少阳)怎么着也要给你来了“阴阳调和”万一病情更严重且一命呜呼了,不是我医术不精,而是阴阳实在不合(太阴,太阳),然后阴气重的就火葬,阳气重的就土葬,保证你来世阴阳平衡,大吉大利。然后我们再看“生”这个字,为啥不是“分”呢?因为“分”意味着之前的没有了,而“生”则是之前的还在,所以阴阳生万物是合理的,而阴阳分万物是不合理的。 “八卦”则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佛教找到了“地水火风”,(四大皆空,就属这四大)五行家找到了“金木水火土”而伏羲找到的就是“八卦”, 之后周武王又为“八卦”生成了六十四卦,也就是“八卦”中的两卦任意结合,八八六十四一共六十四卦,每一卦,跟在后面的是卦词,一卦分又六爻,再搭配上爻词就算是完整的一卦了,我们看下图
翻开《周易》第一卦就是“乾卦” 乾卦由八卦中两个“乾”组成,跟在“乾卦”后面的是卦词“元亨利贞”,具体什么意思,历代专家的解释五花八门,总之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上述有讲过一横表示阳,两横表示阴,乾卦中都是阳,那个横就叫“爻”跟在“爻”后面的就是爻词。卦是从下往上看的,初是第一爻的意思,九属阳,所以是阳爻,六属阴,所以是阴爻,乾卦 先是初九爻,往上是九二,九三直到上九,再看上九的上面有一个“用”字,这个字只有乾卦和坤卦里有,一言以蔽之,凡是一横就属“阳”就是九,凡是二横就属“阴”就是六,武侠小说中“九阳神功是合理的,九阴真经是不合理的,应该叫六阴真经。每一爻,后面的就是“爻词” 我们直接看“九五”的爻词“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简单讲就是“成功的坐上了“九五至尊”的位置,可以治理国家了。”九五之上还有上九,亢龙有悔:如果你的德行不符合道义,就如武王伐纣,总是要还的。
第二部分:《周易》的演算方法
在古人的世界里,有很多是无法解释的事情,在未知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倾向于接受求神问卜,《周易》就存在于这个时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周易》其实是包涵《易经》和《易传》整编而成的,《易经》出自于西周时期,《易传》是解释《易经》的,是秦汉时期的产物。
说了这么多,《周易》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嗯,没错,它的确是一本占卜手册,属于商周的一种占卜算法,话说回来,现在不管是网上,还是街头巷尾打着《周易》旗号,算命卜卦,纯属于京房纳甲,子平八字之类,以一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术语吓唬住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周易》字号最老,又被儒家捧上了神坛,所有人都想蹭一蹭。而什么又是正宗的《周易》呢?又是怎么演算的呢?嗯,周朝演算的方法是:首先你得找出五十五根蓍(Shi)草(五十五为大衍之数),没有?没关系,就找五十五根牙签好了,经过十八轮的加减乘除求出本卦,(女大十八变,就是从《周易》出来的!)再从本卦中求出变卦,对照《周易》里的卦爻词,就可以占卜出吉凶了,而仅仅是“吉凶”而已,因为《周易》只能算到这里。更加复杂的事情,都不会是正宗的《周易》。ps:有兴趣可以读一读熊逸老师的《周易江湖》里面有整套算法,但是,太折磨人了)
但这样的演算结果,到底准不准呢? 嗯,有人会说:不准的话,如何能被奉为经典呢?怎么能流传千古,值得那多学者研究其中的奥义呢?所以,放心《周易》是准的,百分之一百的准。当有一天一名叫塞翁的老头因为丢了一匹马,来找你算卦,你经过演算之后告诉他“大吉” ,不久后,马不但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一批马回来,塞翁仰天长啸:“《周易》真准!” 而这时你突然发现,演算过程中漏算了一批,其实应该是“凶”卦!于是你跋山涉水前来看望塞翁,发现他儿子骑马,腿被摔折了!你仰天长啸:“《周易》真准!” 这也并非笑谈,因为《周易》算卦,是不可以被证伪的!如果你个人去算卦,得出“大凶”,也许你一辈子顺风顺水,可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保不定哪天,你的子孙受到了挫折,这时才想起爷爷的爷爷当年算的那卦,仰天长啸“《周易》真准!”
第三部分《周易》的指导意义
孔圣人曾为《周易》写过十篇论文,称之为《十翼》被写进《易传》里,其中有这么一段。 “圣人已神道设教而服天下人” 《十翼》彖(Tuan)传。也就是所谓的“神道设教”简言之就是:为了方便管理百姓,而搞出一整套的鬼神之说。这话不能说是“愚民政策”的意思,只是本着效法天地自然之理来统治百姓。在儒家对地方官员有个概念叫“父母官”除去“爱民入子”之外,还参杂着管教之类,就像父母管教孩子,既打又骂,或哄或骗,如果一个劲讲道理,摆出平等的姿态,就起不到震慑的作用,且一定会有损形象!
所谓“刑不上大夫,利不下庶人”我们对官员要讲理,用礼来约束,对那百姓讲理的话,是行不通的,唯有恐吓,震慑。话说回来,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农名“言行举止且温文尔雅”让他们有士大夫的荣耀感。所以才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身为统治阶级,一定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孔老爷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原因就是看透了,而不说破的表现。而墨家偏偏不明白儒家的良苦用心,批评他们虚伪。但这原本是治理国家的一种策略,时间久了,却把自己人给骗了。
最后 之前讲《春秋》的时候,有谈到过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迷信观点最兴盛的时期。汉武帝曾召集各大占卜术士打擂,从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从辰家等等,最后由五行家胜出,最后《周易》也随着改用“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由京房纳甲,搭配干支时令的全新算法,称之为“纳甲法”,然后到现在以“手相”“面相”“八字”层出不穷。所以到了最后笔者想说:卦爻词、占卜术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如何发挥。
最后的最后,现在你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那句“知易者,不卜”。
《周易》就此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