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维特这样的男性。
整本书的结构,是从前到后的先扬后抑。前半部分,感情基调和遣词用句像是在读一本散文诗,那么优美、明媚、跳跃,像漂浮在粉红色空气里的彩色泡泡般理想、美好,却又很不真实。从第二篇开始转而下行,到后半部分,已经笼罩在一片不可遣散的哀云愁雾之中,直至最后跌入不可救赎的痛苦深渊。结局是,一声枪响,维特结束了自己爱而不得的年轻痛苦的生命,之后寥寥几笔,以不可描述的惨淡结局收场。
每开始读一本小说,需要由暗到明经过隧道一样的开头部分,然后才能完全进入故事营造的氛围中去。有的隧道简短有趣,一下子便能进入境界中;有的隧道冗长晦暗,需要抽丝剥茧才能抵达那个世界。这本书倒是直接了当,但是一直难以进去,总感觉在边缘徘徊,抓不住那个点,看完后略有体会到,文章以日记的形式,主要是对心理活动和感情感受的描述,就像是在观赏一幅写意画,不能只一眼就看出作者想要呈现的是什么,只能从字里行间去自行脑补所发生的事情,尽量还原现场,努力去与维特的所感所想达成一致。这个形式固然新鲜,但对我这种粗浅的读者来说,就有点接受无能了。
不喜欢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感觉,很不认同他的诸多感受。整篇回复一遍,觉得他是一个心理不太健全的孩子。包括前半部分,虽然感情基调积极昂扬,但因为太过凸起而显得不理性。
文章一开始,维特因为什么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乡下某地。言语间可以推测出应该是遭遇了某种变故,很可能是他的女友身故,对他造成了比较大的打击,按照他的性格,肯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不振,之所以选择搬离以前的地方,也说明他决心走出阴影,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生活。乡下优美的自然环境、闲适的生活和淳朴的村民为他展开了另外一幅画卷,使他沉醉其中。他突出并强化了这种沉醉,用及其优美绚烂的语言来描述,用超乎寻常的柔软感性的心灵来捕捉,呈现出了一幅美好至极的乡村生活画面,但是恰恰因为这种超乎寻常的美好,反而暴露出了他极力想要摆脱过去的痛苦,开始美好新生活的那种咬牙切齿的刻意努力。时间和环境确实能抚平痛苦,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之前的维特不是一个特别用情专一的少年,会为自身拥有的才华、财富、身份和被其他女子所喜爱而沾沾自喜。他的那种自我优越感,在来到乡下后,面对许多物质财富和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村民而强化,这种优越感使他放松、愉悦地乐在其中。或许真的有那么一段时光,他是真正愉快的、舒适的、温暖的享受着那份美好。
如果没有遇到绿蒂,有可能等他心灵的创伤被彻底抚平,等他再成长一些、成熟一些,可能会出落成一位真正的谦谦君子,但是一切因为遇到绿蒂而改变。他对绿蒂的爱炙热而疯狂,他对她的思念、期待,他关于爱她的所有言行,固然深刻而热烈,却因为缺乏克制、缺失理性而显得肤浅。我不知道要怎样爱一个人,才算真挚而热切的爱恋,但是我绝对不认同真挚而热切的爱恋是不顾一切甚至于毁灭。阿尔伯特回来后,维特经过痛苦的纠结,最终选择逃避和离开。这种经历是构成人生的一部分,过去了就是成长。离开后,他也曾对封S小姐心生好感,甚至有过共同生活的想法,可见他对绿蒂也不是非她不可的。只可惜,他在工作上遭遇了挫折,在伯爵府上被一众贵族毫不留情面的排挤,被身边的人非议,雪上加霜的是封S小姐对他难堪的责备,这一切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于是他在人生面前再一次退缩。这一次,在现实生活中他已经退无可退,只能退回到自己构建出来的爱情的巢穴中去,哪怕明知最终会溺亡其中。
维特固然是善良的,对身边的人心怀善意和眷恋,对美好的生活心怀向往,但是脆弱、敏感、执拗、懦弱和轻浮,是他的性格中无法克服的缺点。他与阿尔伯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阿尔伯特是个稳重、宽厚、理性、爱憎分明、值得依靠的男人,那么维特只能是个少年。
少年永远值得赞扬和歌颂,但是少年得成长。身为少年,可以伤春悲秋,可以一意孤行,可以为了爱不顾一切,但如果一直拒绝面对人生中的问题,为自己克服不了的种种问题冠以少年之名的借口拒绝成长,那么就只能像维特一样,囚困在自己烦恼的牢笼中不得解脱,甚至于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少年时光。
写到这里,突然感觉到,这篇文章不是关于歌颂爱情的,而是关于成长的,也理清了我之所以不喜欢维特的原因。以高晓松的话作结:少年的时候,曾认为爱情是一切,比人生更重要。成年之后才发现,人生比爱情重要,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