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表的文章是我在2011年的时候在看了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之后写的读后感,虽然我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这本书里面写的是什么,不过还隐约记得这本书有一个普通的深蓝色包装壳。尽管不记得任何书里面的内容,但是心里面仍然残留着那时候看这本书时的感动。再重新看完我自己之前写的这篇文章之后让我又想重新去看一遍这本书了,毕竟过了这么多年了,我想现在看这本书或许能够比以前看这本书时有更深刻的感受。
不等寒风姗姗来迟,我们便早早的启程,踏上永无止境的征途。——题记
站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也许脚下踩着的是泥泞,是沼泽,天空,却依然如旧,蓝色和白色衬着的,是无数人的梦幻,是无数孩子的梦幻。
花儿终将枯萎,树木终将老化,天空,却静静地躺在那儿,蓝蓝的,不曾移动。世界在不断改变,在堕落,也在成长。可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天空,永远都是天空;落日,永远都是落日;群星,永远都是群星。仿佛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在人们不为所知的时间,默默地看着这个世界的改变。
也许有一个世界,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稍稍触碰,便能听见鸟儿悠闲地啁啾。便能瞧见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光辉平铺的那一刻,地上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在这个地坛里,我看见了另一种东西,它有时寂静,有时落寞,有时快乐,有时忧郁。看久了,便在我心中活了起来,地坛也变成了一个人,他也拥有五脏六腑,拥有和人一样的感情,他也拥有人生,拥有完结。走进地坛,就好像走进了史铁生的世界,不知怎的,这个世界让我感到意外的平静,使我深深地迷恋上。
花,会自然飘零;水,会自然流淌。眼前的道路,也许早已注定,可路旁的风景,却能任意改变,任意创造。你的路旁,是鲜花簇拥,还是枯木成排,只能取决于你自己。正如史铁生所想的“好运设计”,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我们谈论命运,似乎是某种惩罚的东西,然而却忘记了我们活着的时候,每日都在创造命运。
也许人们早已习惯了身边的事物,可我认为,这些东西,是不能被习惯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创造,仅凭自己,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就像风儿,也能改变自己的风向;就像日出,也能改变自己的时间;就像云朵,也能改变自己的姿态。
也许,每一个人在这一生中都会遇见地坛。但就像史铁生写的,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只是遇见,只是擦肩而过,只是渐渐淡忘,渐渐被褪去了以往的光辉,渐渐被剥蚀了淡然的琉璃。
以前常文雅地坐在教学楼前的长椅上,有时也像个游手好闲的不良少年一样,脚一蹬,便横躺在上面了。我还记得,那时的风,即使是暖的,对我而言,也是能够刺入骨髓的寒风。那时的天空,即使是蓝得没有丝毫杂质的,对我而言,也是能够窥入心底的悲凉。那时的我,常常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呢?
然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那时的经历早已成了暖暖的回忆。晚饭后静静地看着太阳从高处落到低处直到不见,看着天空从蓝色变为红色,最后变为代表虚无的黑色。偶尔也会从中间露出几点零星,即使少,也足以照亮整个世界。
我也终于明白,地坛,只是以它固有的形态存在于那儿,无论我们怎么做,它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