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天气晴朗,虽然还是觉得有些冷,但阳光明媚,心情不错,今天是开晨会的日子,我早早爬起来,提前来到单位,可是居然通知今天不开晨会,感觉有点生气:昨天不通知,今天临时说,所以我的时间就不值钱?又转念一想,算了,也有时间给自己一个独处,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很难得,平时,不是要和病人交流,就是要和同事交流,回家就围着小宝转,今天上午这十分钟还真是难得的自己独处的时间,于是,打开简书,好好拜读了一下小伙伴们的文章,觉得受益匪浅,我发觉我最关注的文章有两点:育儿文章和哲学类文章,关于理科类AI什么的,不太读的懂,也不会去关注,但是,由于是写作营的小伙伴写的,勉强让自己读完,但是,经常读完以后,不知道文章在说啥,反而对于文章里偶尔流露出来的焦虑
欣喜若狂,困惑等情绪有共鸣,哈哈,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这些支持我读下去。
虽然工作一堆烦心事,但是,在这难得的十分钟里,我给自己放了一次假,让自己经常紧绷的神经松弛一下,然后,写到这里,我才突然发觉我经常紧绷,很少放松,为什么会这样呢?
上班期间,一直是紧绷的,因为不知道今天会遇到什么样的患者,每一个进诊室的来访者都必须认真倾听,对待,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什么是最好的治疗方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疑惑,如何让来访者明白,他有机会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总之,大脑一刻不停的想,怎么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治疗。如何在他们不愿改变时,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如何能够春风化雨的让他们改变,感觉大脑一刻不能放松。
回家后,要考虑怎么安排晚上的时间,怎么让小朋友早点睡,怎么安排早餐营养丰富,如果大小宝扯皮了,我怎么安抚他们两个人,到了晚上睡前,才赶紧把第二天要写的日更完成,方便第二天早上提交,不然没有时间去写,每天都疲惫不堪。好像没有真正的休息时刻,所以今早这十分钟显得难能可贵!这也算因祸得福了!
昨晚太困了,没有写今天的日更,本来很焦虑,今天要卡点完成了,结果这多出来的十分钟,感觉治愈了我的焦虑,早上的时间想了很多,我觉得我背负了很多不属于我的压力,想起之前看到的小伙伴写的拆书页:课题分离;
查找一下资料,课题分离来源于阿德勒的心理学:
课题分离的核心思想便是:把问题看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和我的行为态度有关,也是自我的责任,而另一部分则是别人的。而课题分离的总原则便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现在来看我的问题,我的焦虑在于一方面认同这句话,一方面做不到,从我的角度看,我一方面不想面对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总期待有人替我解决,一方面干涉别人的课题。
我的焦虑来源:
1、我的问题: 日更,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总希望有人能够告诉我,今天改写什么?这样我就不用动脑去寻找写作标题了,虽然现在没有人替我做决定,但是,我感到焦虑是因为没有人为我做决定,即使我每天干的还行,我也需要在别人评价后在会看自己的文章,才能安心的告诉自己,这样也可以。
2、别人的问题:娃的作业安排,这应该是孩子自己来面对的课题,但是,我总忍不住要去干涉,告诉他这才是最好的选择,你要按照我的来,因为我比你厉害,剥夺了娃自主选择的权利,把本该娃去担忧的事情背到自己身上,联想到我看病也是如此,我可以提高各种选择方案,但是,如何选择是来访者自己的权利,我不应该要煞费苦心的要求他们改变,而应该相信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样,我会不会轻松一点。还有关于大小宝扯皮的事情,似乎也是他们应该关注的课题,他们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流模式,而不是我每次和稀泥或强势干预,破坏他们之间的默契。
所以,我现在要做的是,清理出自己的任务,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别人的任务,自己只提供方案,选择权还给对方,虽然,短时间内做不到,但是,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是好的。
回去让我儿子写一张大字报贴在家里,时刻提醒自己: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