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辉2024年12月28日工作日志
在学习的征途中,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苦恼:平时做题自我感觉良好,一到考试却成绩不佳。其实这并非是粗心所致,根源乃是“积懒成笨”。
“积懒成笨”并非指智力不足,而是长期懒惰习性在学习成效上的体现。比如在语文学习中,许多同学平日里对字词积累、文学常识背诵毫不上心,作业中的错别字、语病问题从不认真对待,也不主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升语感与理解能力。到了考试,面对诗词默写、阅读理解、作文写作时,错误频出,成绩自然难以理想。
“积懒”首先体现在思维的惰性。学习新知识时,不主动探究内涵与外延,像数学学习中,对于公式推导过程漠不关心,只死记硬背结论,遇到题型变化就无计可施。其次是行动上的拖延懈怠。既定的学习任务总被拖延,本应今日完成的作业或复习计划,被无限搁置,知识遗忘与疏漏随之而来。
那么,如何挣脱“积懒成笨”的束缚呢?其一,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探索求知为乐,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课后系统梳理拓展知识。其二,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将任务分解为小目标,设定时间节点,克服拖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同学们,“积懒成笨”不应成为我们学业的阻碍。唯有摒弃懒惰,勤奋努力,方能在学习之途攻坚克难,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