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场校运会,就这样谢幕了。
倒数第一?除去弃权的人,应该是吧。完成1500米全程的时候,我简直要虚脱了。还好有热心的同学与老师,搀我喝水,扶我走路。感觉才好了些。这班级之情,引出了我深深的愧疚。为什么?!为什么其余同学皆未训练,却一个个超过了我?好几天晚上坚持跑步到8点,又是为了什么呢?
跑步前,我十分放松、兴奋。可是当真正起跑的时候,一种紧张感紧紧攫住了我的喉咙——身旁的运动员一股儿劲往前冲,原来想一开始慢跑的我,也沉不住气了,在没有匀速的情况下加速:导致呼吸全被打乱。随后我一直处于落后。当时前面有一个人,矮个子,我自信能超过他,却一直追逐不上;第三圈要结束的时候,听着一旁同学的加油,我一奋劲超过了他;后来他又追上,我又追上……直到终点前,我与他都已经筋疲力尽,我却一股狠劲想超越他,结果他也不甘示弱,同样冲刺;结果我败了。
为什么败了?我大口喘着气,脑中只想着这五个字。于是我放开了别人的搀扶,独自往前走去,眼睛逐渐湿润。为什么?为什么!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几个字:因为你还不够努力。我的败是有原因的:1.相信潜移默化,又想考出好成绩;2.沉不下心来,有奢求平稳发挥。
我准备1500米跑的时候,只要求量,不要求质——无论是龟速跑完,还是一跑一走。这对身体固然有益,却不是正确的训练方式:不敢狠下心,太相信潜移默化。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次胜利背后是没有付出辛勤的。我想起《摔跤吧!爸爸》中两个女儿的艰苦训练,与我对比,我就捉襟见肘了。我平时训练时,腹部一有痛感就停下。而真正的胜利是度过这一段艰苦的时间。之后,你会一往无前。用比赛的标准来限定自己,不要找任何借口。想做成一件事,想尽千方百计也会去完成;不想做成一件事,一万个理由也不过搪塞。重要的是心智上的突破,打破自我设限。
还有,我的训练方式就是平稳匀速。在这个阶段,其实跑步是很有节律,很享受的。但这种状态应该是结果,而不是起点。前期,这种方式只会阻碍你的发展空间;你应该去不断突破舒适区,去挑战自我,去超越自我。
学习中拿到不也是如此吗?你渴望潜移默化,却只看见身旁的人一个个凭借比你刻苦而超越了你;你希望很稳定,可事实是学习中有很多意外,有很多超乎你意料、让你放弃的事。其实学习就是一种不平稳的状态,你要以输出为目的而不断完善自己进行维稳。我不是反对于少到多的阶段,我也不是反对微习惯,只是要分情况——如今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少到多也许可行,微习惯却只是一个附属品了。
奔跑后也许会失败,但不能因此放弃了自己;否则你该怎么跨过而后的那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