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全书九万多字。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国的国王子,他的父亲在花园里小憩时被叔叔用毒药滴入耳中毒死。叔叔的杀兄篡位夺妻,哈姆雷特都不知道,他刚从德国爱登堡学校留学回来,纯真善良,对朝野的权力斗争不曾参与,沉浸在逝去父亲的悲伤中。
后来父亲的魂魄告诉他,父亲死的很冤,让哈姆雷特替他报仇,但不要为难母亲,她自会遭到惩罚。
知道了真相的哈姆雷特非常的理智,并没有直接去找叔叔报仇,他想证实是否属实,他让戏子们演出了一部弟弟杀兄篡位的话剧,并邀请叔叔和王后一同观看,不料他的叔叔看到这样的戏剧后大发雷霆,态度大变,哈姆雷明白了这一切是真的。
他装疯卖傻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同时国王也知道了哈姆莱特知道了自己就是凶手,他借着让哈姆雷特到英国养病之由除掉哈姆雷特。不料后来哈姆雷特在海上遇到了海盗,海盗放了他,他又回到了丹麦。
他误杀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而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利亚与哈姆雷特彼此心仪。奥菲利亚因为哈姆雷特的离开以及父亲的死,承受不了精神上的打击,投水身亡。
他的哥哥雷欧提斯听到父亲和和妹妹死讯后回到国家报仇,国王克劳狄斯就利用雷欧提斯的仇恨设了诡计,让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借比武之由去杀死哈姆雷特。
雷欧提斯在他的剑上涂了毒,克劳迪斯也在哈姆雷特的酒里下了毒,做了双重保险。
可凑巧的是哈姆雷特的母后误喝了这杯毒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被毒箭所伤。哈姆雷特在最后的一刻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克劳迪斯的诡计,他利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刺中了克劳迪斯。
这部悲剧反映了14世纪欧洲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现实。
一、女性的悲哀
其中,我感觉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奥菲利亚和哈姆雷特彼此相爱,但因为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他却被父亲波洛涅斯和哥哥雷欧提斯劝阻,不要同哈姆雷特来往。
非但如此,奥菲利亚听从了父亲和哥哥的话,后来奥菲利亚作为一个臣民,也听从王后和国王的命令,配合他们的调查哈姆雷特为什么疯疯癫癫的,爱情被利用,看似奥菲利亚的薄情寡意,实则是那个时代女性生活和思想的现状。
再看这部剧里的另一个女主角丹麦的王后,哈姆雷特之母乔特鲁德,她对于爱情的态度也是只是敷衍,她觉得自己是一个男人的附属品,她要的只是安逸的生活和权力,同克劳迪斯一起害死了前国王,在前国王死后不到四个月,就嫁给了国王的弟弟,忘掉了刚去世的丈夫,抛弃了儿子。在这里从她们身上的共同点也可以看出,当时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活跃,对基督的一些忠诚和神灵等的信奉变得自由,更以自我的想法为主,当时的时代是比较混乱的,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的一个必然经历。
二、犹豫不决的哈姆雷特
再说一下主角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在他身上花费的笔墨特别多,形象栩栩如生,简直就是能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原型。
有人说他的性格属于犹豫不决。是的,如果他当初听了魂魄的诉说后,直接去找克劳迪斯报仇,那一定不会是这有后面的更多的悲剧,但哈姆雷特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他首先做的是证实事情是不是这样的。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犹豫不决。他说:“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草之微,也要慷慨力争。”从他的这些话里,也看出他的心胸非常的宽广,对于叔父,他虽然痛恨但仍存有恻隐之心,最后的悲剧是叔父一步一步把他逼上了绝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拼尽全力除掉了这个恶魔,他是勇敢的也是光明正大的。
三、阶层矛盾明显
书里的很多细节都在反应当时上层和贵族社会的生活,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哈姆雷特听到掘坟墓者的话,看到他们随意抛扔坟墓里的骷髅。他说:“世事变得越发不成样子了,一个平民也敢用他的脚趾去踢贵族的后跟。”这反映了当时底层人们和上层社会之间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
读剧本和读小说有很大不同,和看戏剧也有很大的不同。小说有很多环境描写,舞台戏剧可以用肢体辅助表现,而剧本只能靠台词。所以台词是否精彩,决定了一个剧本是否成功。
朱生豪先生文字表达能力非常强,语言生动流畅,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很多精彩的译文已成经典语句。
201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