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夏天,又见裙裾飞扬。
如果说天猫是现代女性的购物天堂,那缝纫机则是上一辈女子造梦机器。
我家书房就放着一台42年前买的“闽江”牌脚踏缝纫机,这是我妈花了100元从村里供销社买的嫁妆,后来离开海岛数年,转卖给我伯母,回乡后又原价买了回来。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无论钟灵精致还是朴实粗糙的女子,无一例外都要学会缝纫这门手艺。缝纫机,成了必需的奢侈品。
童年的我是在一幢土坯彻的两层小阁楼里度过,楼上唯一透光的是一扇小小的朝西的拱门,没有外伸的阳台,用红漆的木栏隔着,雨淋日晒,红漆斑驳,摇摇欲坠,我从不敢扶栏而立。然而,从门口看到的夕阳和星空照亮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当缝纫机的“咔嗒声”在阁楼内开始均匀地响起,我妈就开始给我们做衣服了。那时候的她,比现在的我年轻许多,扎着两只短辫,神情专注而认真。从门外投进来的光晕,让这样的画面笼罩在一片宁静里。
我虔诚地站在我妈对面,渴望着自己也能成为缝纫机的主人。现在回想起来,用个词来形容是多么妥贴,那就叫“岁月静好”。
在并不富庶的年代,面料只有“的确良”和“卡其”,但在一群灰头土面的农村孩子当中,衣着整洁或多或少填补了一个小女孩的虚荣心。
耳濡目染之余,我7岁开始用针线补袜子后跟的洞。再大一些,我开始偷偷爬上和我齐高的缝纫机,摆弄到被机针扎到手,被车轮绞到线,直到缝纫机不能动弹才罢休。
好奇是培养兴趣的开关,我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成年后长年流连于布市,像手脚一样对这台古老的机器运用自如,几乎可以做岀与成衣相媲美的衣服了。
后来做了医生,有个资深前辈,告诉我当医生一定要会一样手工活,做的手术才漂亮,我觉得有些道理,它教会我耐心、专注、追求尽善尽美……
然而电子商务已经让我们进入高效的生活模式,现在的我,只在缝纫机上做些购来成衣的改动了。
闲来无事,把家里的眼花缭乱的花边、松紧带、拉链、纽扣整理好分门别类置于一隅。我知道它们可能毫无用处,放在那儿,只是,徒增对一个慢生活的时代的怀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