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感(2/25)

《中庸》开篇第一、二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重点在“率性之谓道”,人生下来就有其天性和禀赋,遵循自身的天性和禀赋行事叫做道;而道这个东西是人片刻都离不开的,如水、食物、空气。还有些人与生俱有的(没有的),比如“残疾人”,失明的,失聪的,对于这些不幸的人,他们与这个世界的交流就更依赖与他们与生俱有的其他器官组织,失明的人更依赖与触觉、听觉,他们会进一步发展触觉、听觉,以致超过“常人”,而失聪的人更依赖视觉,他们的视觉更敏锐,还可以用手语去表达;通过上面的略有些极端的例子,我想表达的是人生来就有禀赋之间的区别和不同,面对这样的很难改变或者说无法克服的一些情况(生来就如此,如水、食物、空气等片刻也离不开);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并且最好扬长避短(更准确的说是遵守顺从接受长短之别),在此基础上方能谈“修道”。

上面说的是物质——人的身体,而人的精神、性情亦是如此,内向的人很难变得外向,同样外向的人也很难变得内向;内向的人可以通过“避短的修道”融进外向的环境,但依旧不能改变内向的性情,当然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也有说性格如内外向的形成和环境有关,但大家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即可,不用过分居于这个例子。暂时没想到更好的例子。

那么,“率性之谓道”的含义就比较显然了,人在这个世界从事活动(工作或其他的事情),有一项“道”便是遵循自身的天性和禀赋行事。逆之,则付出常人几倍之努力,方达常人之水平。先讲“率性”,其余的如不好的东西,才是“修”。此处有孟子的性本善或者最起码性中性,如果性本坏,还要“率性”吗?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首先这句话时需要断句的,否则就读不通,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
    七贤庄阅读 1,275评论 0 0
  • 1.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
    转身追你阅读 1,079评论 0 0
  • 1.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
    转身追你阅读 1,334评论 0 1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这句名词的出处是《论语·庸也》...
    风舞黄河岸阅读 14,595评论 0 9
  • 传习录(卷下) 【二三〇】众人亦率性,圣人亦修道 问「修道说」言「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属贤人分...
    净心斋阅读 5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