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朋友吗?”
“当然!”
“那么5+3 等于多少?”
“53”“你确定?”
“确定”
“哦,谢 谢!”
......
相信这段可爱的对话你一定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次了,这是出自一部法国经典音乐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2004年3月17日上映,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
1949年,法国乡村,有一间教养院,外号“池塘之底”,这里大部分学生都是“孤儿或者有问题的少年”
他们捉弄老师,偷东西,抽烟,欺负弱小.....
如果连父母都觉得管教不好的孩子,能期待这间教养院的校长和老师做出什么呢?
在这里只遵循一个法则
一犯规—就处罚!
一犯规—就处罚
然而在一天下午,来了一位代课老师,
他身材矮小、秃顶、面对权威也会透露出一丝胆怯懦弱......
他叫马修,是一位失意的音乐家。
到任后的马修发现校长与监管们用高压残暴的方式管制这群孩子,当他看到监管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带走犯错的孩子,瘦小单薄的身体与害怕惊慌的眼神触动到这位信任老师的恻隐之心。
当然,我们的马修老师不是超人也不是英雄式人物,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权威,他想到可以用自己既不太强硬又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方式改变现状—组建合唱团!
他用音乐为钥匙打开学生的心,用音符点亮这些孩子心底本有的善良与纯净。
不同于校长和监管,他愿意聆听他们犯错的原因,他愿意再给一次机会,他看到被放弃之人身上的潜力,他尊重他们,他愿意扶持他们!
几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觉的如果在孩童时期能遇到这样一位非常善解人意,能发掘到人性闪光点的老师,是多么的幸运啊!
然而这次让我看到更多,这不就是恩典么?
对于这些调皮,任性妄为,常常制造麻烦的孩子来说,好像犯错遭到惩罚是应该的,如果他们长点记性,也许能避免被揪着耳朵拽到校长办公室。
可是在这样的律法主义下,有人改过自新吗?有人心生愧疚,就此重新做人,向善吗?
没有!
以暴制暴,带来的是变本加厉的反抗与仇恨。
除了那个片头设置机关伤害到神父的小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蒙丹”,他确实很坏,甚至算是危险的。可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断升级的惩治下,反而将他的“恶”激发到最大.
最后如果不是马修老师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整个院的人早已都丧命在火灾中了。
这位高大严肃又苛刻的校长
在他毫无人情味又不愿变通的律法主义下,学生们只是被要求遵从规则标准。没有自由,一个个灵魂被胁迫和约束着,丧失着作为人该有的独特创造力。
不知道在他过往的人生中经历了什么,曾经的他也是一名喇叭号手,如果曾尝过恩典的滋味,或许他不会变得如此追求功利吧......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
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罗马书》5:20
在这黑暗中,马修老师的音乐就像流动的清泉,遮盖与洗刷犯错者的羞愧与软弱。
他看的不是他们的恶,而是他们本来的样式。他选择饶恕,他会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
他尊重这些被无视否定甚至抛弃的孩子,怜悯他们,尝试着将他们从生活的枷锁中解救出来,并用音乐教导。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是满有智慧的......
被监管称之为长着天使面孔却有魔鬼心肠的皮埃尔,桀骜不驯,任性,虽有天赋却也自是为傲,
这面对这样的学生,虽然难得但马修知道他的骄傲会拦阻健康的成长,所以他并没有任意包庇或者一味鼓励,而是在让皮埃尔学会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负责后,再选择原谅他,接纳他。以致这位犯错的小孩体会到被’宽恕后的奇异恩典。
这样的恩典之举,让人心柔软,生发出清新健康的嫩芽。
因为全律法都包含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加拉太书》5:14
在黑暗中
有一道希望之光
电影中的插曲歌词
马修的恩典之举,就是黑暗中的一道希望之光。他也在这其中受到爱的回应.
尽管他没有夸耀。
被开除要离开时从窗口飞出的一个个纸飞机已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it is a tough life~
不过我们可以先开始期待一样美好的事物,就像贝比诺一样,最终在周六等到接他的人、
END
——
see you soon
++++++++++++++++++
如果有一点触动到你 那真是太好了
喜欢请点赞|分享|转发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