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期约练挑战第83次,本周第16次
早上6点,参加了和张老师两个人的约练,张老师做咨询师,我做来访者,帮我梳理了对焦点咨询框架的脉络,受益匪浅!
总结如下:
(一)、之所以自己总结的咨询框架总是套不到真正咨询中,因为我做讲师习惯了讲课前要列出讲课大纲,按课纲展开,但这种固定化的形式不适合于咨询中,因为咨询是交互性的,来访者的思维想法是不固定的,所以咨询不可能有细节严丝合缝的框架。
(二)、焦点的咨询大致脉络:
1建立关系(暖场,赋能对方,拉近距离,自我介绍,时间设置,保密原则,时间两三分钟)
2确认主题
a成果问句:您觉得聊点什么会对您有帮助?→b:收集信息(仔细聆听,好奇具体化提问)→c共情回应(简述内容+看到情感+描述对方心理期待需要)→再次用软化语言澄清明确主题:刚刚我听到您说的ABCD,您最想聊的是?
3目标澄清,好奇三问(a先问动机?是什么让你想要聊这个话题?
b询问目标实现的意义或好处?
4(聆听收集信息时)找到资源(过去,他人,未来):
a过去来访者曾经做到的例外经验(具体化)
b来之前做过什么尝试
c身边人有无成功案例
d重新建构(来访者的抱怨,困难,找到闪光点)
e对未来期待愿景描述(时空对话,问不同,激发动力)
以上2,3,4三步需要占2/3的咨询时间
5行动进展一小步:
接下来,你感觉做点什么是你更想改变的→
用评量问句打分,若前进一分,你会做点什么?除了abc还有呢?…→
假设您把abc都做到了,那时候的你和现在会有什么不同?→
重要他人会怎么评价你?
6总结反馈
(三)咨询时细节:
1倾听时二八法则(8是听,2是说,咨询师说的过多,就把来访者声音偷走了)
2咨询技术就象剑法,练到熟练,针对不同类型来访者,选用不同招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3三二一法则,咨询前20分钟收集信息,30分钟建构解决之道,10分钟总结探讨。
二、第四期约练挑战第84次,本周第17次
上午8点参加了小组对于昨晚中级班第4次课的复盘和box1-5练习,两个小时的互动体验及讨论,我明白了今后自己待提升成长的方向:如何跟,贴住来访者,如何將语言软化,如何兜得住对方的情绪及云手回推,焦点解决的基本功(倾听,共情,具体化,简述反馈,赞美,重新建构)是我需要大量实操反复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力。
这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深深地理解到对方,并能将对方看问题的视角建构到正向方向上。
能做到真诚到透明,纯粹到极致,真是一种人生境界,坚定走在这条路途中,去努力完善自己。
今天最让人兴奋的一件事是:下午我们五个好闺蜜聚在一起,宣布成立了地面焦点学习小组。从三月一日起,每周期周一到周四,每天傍晚5点半至7点半,在青少年宫的未成年辅导站,我来做咨询师,她们三人轮流做来访者和观察员,相互陪伴,抱团成长。这于我,相当于每周4次落地实操+周五晚上沙理沙龙,每天上午若无特殊事情,争取参加两次网络约练,把这变化常态,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也能在焦点领域成为一名娴熟的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