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这两天挂在嘴边:“啊,我死了……” 或者 :“爷爷,你怎么还不死呀……” 我知道,对于死亡,她不懂,但是到了要懂的时候。于是这两天,我就天天在想,什么样的死亡教育才能让三岁的她有所明白呢?找了很多文章学习。历时两周,终于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死亡教育。
第一场:楼下空地。
“啊。小米粒,你好像把蚂蚁踩死了。”
“我看它太小了,就踩死了。”
“怎么办,它不能动了,不能回家了,听,她的妈妈好像在伤心,在哭鼻子呢。”
小孩儿似乎有些明白:“麻麻,我再也不踩了,麻麻,没关系的,还有很多很多蚂蚁。”
小孩儿虽然明白了死亡会伴随着伤心,但依然没有敬畏之心。
第二场:看完电影的路上
带米粒看完《寻龙传说》回家的路上,我就着电影情节,和米粒聊死亡。
“蛋儿,电影里的爸爸为什么要把小姐姐推到河里呀?”
“因为有坏蛋要吃掉他们呀。”
“所以,掉在河里的姐姐活着,在桥上的爸爸死了,对吗?”
“嗯,对死了。”
“死了就是永远死了,再也不能陪着小姐姐玩,不能给小姐姐讲故事了,再也不能给小姐姐煮汤喝了……”
“小姐姐好可怜。”
“小米粒想死吗?”
“我不想,我想和妈妈玩,和妈妈讲故事,和妈妈吃好吃的。”
“那你想爷爷死吗?”
“不想,爷爷还要陪我放风筝,让爷爷给我修玩具……”
“所以我们不能说死了,好吗?”
听到肯定的声音,我长舒了一口气,对死亡有敬畏,就能对生有期待。至于死亡的更深的含义,且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