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阅读笔记(上)

2022年阅读笔记(上)

一月#阅读笔记#

1、【《克诺尔普》】

黑塞用三段故事将主人公克诺尔普的人生展示于读者面前——

1)早春

克诺尔普是个与众不同的流浪者,他既没有固定职业与收入,也没有规律的生活与很高的社会地位;他游离于世俗的家庭生活之外,特立独行,但他风度翩翩,诗意优雅,温淳善良;他在俗世的烟火中流离辗转,居无定所,但他无欲无求,洒脱自在,仿佛游吟诗人、江湖浪子。他信奉“一个男子汉的道路是奇妙的”,因此他坚持流浪的路途,坚持追寻未知的人生。

2)回忆 

作者以第一视角回忆起青年时代与克诺尔普无忧无虑的同游经历。文中那段墓园中的谈话,得以使“我”一窥克诺尔普的精神世界——在他看似欢快的外表下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在他的灵魂深处潜藏着非常深沉的消极与悲观。克诺尔普认为,人生的欢乐与恐惧协调共存。这正是黑塞所有作品中一直不断诘问的议题:人怎样在世界的两极中寻求统一。克诺尔普的答案是恐惧大于快乐,这可能一定程度上也是黑塞的答案,至少是他早中期的人生答案。

3)终点 

年迈体衰的克诺尔普回到故乡,在弥留之际与上帝展开对话,黑塞借克诺尔普说出对人生的反思与怀疑,然后又借上帝传递对这种选择的包容与诠释:

“你以我的名义做了许多傻事,受到人们的讥讽,而我本人就活在对你的讥讽中,活在对你的喜爱中,你是我的儿子、我的兄弟和我的一部分,凡是我没有和你共同体验过的经历,对你来说全都是毫无价值毫无痛苦的”

据说在黑塞创作的所有小说人物中最喜欢的就是克诺尔普,从某个层面来讲,黑塞就是克诺尔普,克诺尔普就是黑塞。

黑塞生来聪颖且思维跳脱,他一生著作颇丰,文体多样,被誉为“德语文坛最后一个浪漫骑士”。但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童年抑郁,青年流离,中年婚姻不幸,妻子因疯癫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连他自己也差点崩溃自杀,最小的儿子不得不送给他人抚养。

磨难不断袭来,黑塞不断扪心自问:我想要的无非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

正因人生的磨难与迷惘太多,于是就衍生出了这位借以观照自身的克诺尔普。

今天我们旁观克诺尔普这个角色,往往心叹似曾相识,可以说他是芸芸众生里极具才华却又忧伤迷惘的一类人群的写照,他们存在过、激情过、抗争过,可能也怀疑过、妥协过、退缩过,甚至最终失败了、放弃了、回归平淡了……像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尤其像迷茫但充满激情的青春时代的我们……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未曾挑战过未知的人生不是无趣的人生吗?

人到中年读到这本《克诺尔普》百感交集,是一种醉里挑灯看剑,也是一种凄凄惨惨戚戚,除了心底的共鸣,还有一丝释然与无奈——青年时没想明白的问题现在可能依然没想明白,但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

“一切都应该按照它应该有的样子存在下去”

2、听熊太行《关系攻略》说到司马辽太郎这本《新选组风云录》,遂点开电子书一气读完。

司马号称日本金庸,日式武侠与金庸古龙梁羽生为代表的中式武侠风格迥异,根本看不到花里胡俏的秘技绝招,两军交战一招制敌(最多三四招),跟日本武士电影刻画的场景差不多。年轻时喜欢中式的玄幻繁博,如今倒喜欢日式的简洁高效,而且日本武侠人物也很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荡气回肠——这本《新》与之前看的《黄昏清兵卫》往往都是些为柴米油盐、家庭琐事,以及矛盾人性焦头烂额的落魄浪人故事,让人感觉在日本武士就是一个工种,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差不多的一个职业分工,他们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欲、矛盾纠结,只不过工作内容是砍人。

这书适合疲劳时换脑子阅读,轻松一下。

PS,读这本书还強化了一个认知:我们当下使用的很多词汇,比如“办公室、同志、领导、会计、情报、值班、道德观念……”等,都是日本泊来词。

二月阅读笔记

1、《偷书贼》阅读结束,春节假期也没落下,完整跨越一百天。一方面是坚持英文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另一方面是这本书确实不错,网上说可以媲美《追风筝的人》,我个人觉得还差些意思,但掩卷细思仍有不少感动——

人类一方面可以展现无数美好:超越肤色、种族、阶层的爱,另一方面也会暴露令人窒息的恶:歧视、残酷、冷漠和无人性的屠杀。

小说最后以死神的话结尾:我被人类所困惑。

是啊,我们也会被自身困惑,就像近期苏北发生的事。

所以尽量做个好人吧,做个爱读书的人,做个book thief这样的人,让上帝和死神对人类少些困惑多些希望,不要把我们都赶向索多玛

2、《故事力》不是《故事会》,这是本读起来很有快感的书。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孩子永远是“妈妈妈妈再给我讲个故事吧”而不会“妈妈再给我讲个PPT吧!”——所以讲好故事是事半功倍的武器。

作者也是位做企业培训的专家,本书内容基本来自日常培训经验,很有料。如果说上月推荐的《底层逻辑》像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心法,那这本就像近身肉搏的武器,而且是极锋利极具杀伤力的,像《新选组风云录》里的名剑虎彻。所以读到一半就力推悦姐茜姐阅读。

鉴于本书太厚,且后半部重点在说职场故事力,所以建议悦姐们只读前十章即可(一百来页)。一定非常有帮助!

3、《故事力》与《the book thief》写过小结,不再赘述。

《11字》还是追随悦姐的脚步。这应该是东野向阿婆《无人生还》致敬的作品,可能起笔时想的也是杀十一个人,只是写着写着失了信心,草草杀了三四个就收手,有点儿虎头蛇尾;

《历史的温度2》还是很好的睡前读物,三观端正、文笔流畅、以史鉴今,老少咸宜;

《儿童心理学》、《自驱型成长》都是工具书,一般读者我推荐后者;

《熟经济》是香帅随何帆一起死磕自己,立志要连写二十年的经济报告。她在《得到》上的课我都买了,这本书是课程的文字版,要说有什么收获我不敢说。尤其是去年股票基金双熊的局面下,听再多大师的课也逃不过一劫。所以对于这类书,我的看法是看看(听听)无害,但也仅此而已。

三月阅读笔记

1、《精进3》是罗胖推荐,碰巧路过便下载了。

作者不认识,据说是位在大厂干过的心理师(具体什么意思我也没弄明白),写过精进1、2,反响不错便来了个3。

这是本关于方法论的书,谈到了优化专注力、调整认知负荷、解锁内在动机、科学学习、克服拖延症、增强思考力….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按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本全方位的、可信的个人提升指南,这些多角度的锻造能帮助你塑造自己的独特性,帮助你更好地捕捉不易为人发现的机会,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感觉有些自恋,像冯唐。

年轻人,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读一读还是挺有益的。

2、《寻找弗洛伊德》可以说是后三者(精分诊断、梦的解析、弗与其后继者们)的通俗简化版,韩国人李武石著,很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随着心理学越来越与神经科学、社会科学与脑科学紧密结合而日益科学化,业内对弗洛伊德学说也因此产生越来越多的否定与怀疑声音,但做为咨询治疗 精分永远是无法跨过与摈弃的基石。

但说实话,学习过程并不愉快。博大、晦涩、精深、枯燥,和WTF……几乎是学习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感叹。

所以单纯是爱好的话,读读这本通俗版即可。

另外感慨一事:当年(时)跟北京某康宁医院资深教授学习精分几个月,老师催眠师般的气质让我的精神一直恍恍惚惚。幸亏课任班长是个精神小伙,每次课后答疑都简洁、清晰、深入浅出,像坐拥七十二绝技的少林寺派出的拳击运动员。

所以,学术的进步可能还是得看年轻人。

3、《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把一生重新组合

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在他们床前

我岩石一样轰地炸裂一地。”

——文学的使命之一是书写痛苦,陈年喜的诗让人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残酷、粗砺、艰难、忍耐、无力……

但他们仍努力活着,孤独但坚强的活着

4、《巨人的陨落》第一部读完

这是关于一战前后世界列强的半虚构历史小说

正值俄乌战争

谁也不知下一步这个星球走向何方

但关于俄国的这段特别让人触动

这个民族不缺文化与艺术

也不缺警醒与反抗

用窦婉茹当年评俄版《十二怒汉》的话:

“历史上看,苦难的俄罗斯有着多姿多彩的个性,人道起来像个圣人,霸道起来像个烂人,浪漫起来像个诗人;时而像个美丽的姑娘,时而像个醉酒的汉子,时而又是个仰望苍穹的哲学家。但众口一词的是,俄罗斯的艺术有着伟大的传统,从古典音乐、文学、戏剧、诗歌、舞蹈到电影,都达到过必须仰视的高度。如今,发展和彷徨中的俄罗斯用自己的一部改编电影《十二怒汉》,借着对一个车臣孤儿命运的审判,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反省自身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次,俄罗斯对着车臣孤儿亮出了自己的良心,为自己苦难的民族洒下一行热泪。”

希望在俄罗斯人民

希望他们能走出强人的阴影 走向光明

5、《荣格自传》:

集体无意识、原型、梦的本质、字的联贯,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神秘主义及神话的价值,个体化,驱向整体性的精神……

这本《自传》不仅仅是人个成长回忆录,也是一本通俗的学术论文,完整呈现了分析心理学的发展之路。 

印象较深的是300多页的书里只留下20页来聊弗洛尹德,而且不乏批评与怀疑,当然主要是关于学术理念(但也有一些对于性格与态度上的否定),看得出贵为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写这本回忆录时荣格已83岁,精神分析已成为心理学不可逾越的高峰),荣格在刻意拉开自己与弗氏的距离。

另外一个较深的印象就是荣格治疗的态度,相对于弗洛尹德,他更(或者说从自传里看出他“更”)博爱一些,对于病人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这或许是萨宾娜的故事可以与他发生却不会与老弗发生的原因。

再一个就是治学态度——严谨,很严谨。让人想起关于他的一个传说,为了修房子而专门去考了石匠证书。

最近听了本关于天才的书,结论是所谓天才都是伪命题,真正的原因是这些天才们或迟或早出发,但最终都是靠十倍几十倍的努力才获取“天才”的名声。

大师也是一样。

四月阅读笔记

1、#《笑忘录》阅读笔记#

许知远对话刘擎时说,乐观主义失去深刻。他可能是米兰.昆德拉的粉丝。昆德拉85岁生日时出版了《庆祝无意义》。书中说: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

其实早在他50岁时写就的《笑忘录》里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态度。

昆德拉最早是个诗人,三十岁时选择小说创作,原因是小说的态度是反讽的,反讽可以让人在种种矛盾中理解现实。像哈谢克的《好兵帅克》一样,昆德拉的小说有着捷克作家特有的幽默,一种面对权力不必认真对待的幽默。可能在捷克知识分子看来,不严肃不正经,就是在破坏权力秩序的严肃性。

捷克是个弱小但坚韧、谦卑但幽默的民族。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一段记忆。这年年初捷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提出要在国内推动政治改革,建设“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然而八月下旬就被苏联军队悍然入侵并镇压,杜布切克被押至莫斯科,在恐吓之下向国人发表其个人,同时也是捷克民族极具屈辱的电视讲话,宣布放弃改革,恢复审查制度、消灭反对团体。

昆德拉上世纪的大部分小说作品,包括最具体影响力的《生活在别处》、《笑忘录》、《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的。但与哈维尔不同,昆德拉是改良派,他在法国领奖时对记者说:布拉格之春的精神会永存,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没有失败,也没有捷克作家想移民国外。可反讽的是,随着杜布切克之后政治环境的恶化,昆德拉成了“生活在别处”的客乡异士,而与其多次论战并坚持“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的革命者哈维尔却坚持在国内,几经炼狱最终取得胜利,成为战后第一个民选总统。

或许是受萨特存在主义“死亡、孤独、自由、无意义”四核心命题的影响,昆德拉在论战中强调捷克文化归属于欧洲,有着悠久的人道主义传统,这个传统的核心就是个人自由。同时昆德拉坚信无意义——“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之时,他们却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从而归结到其一生的态度:“不必认真对待。”

论战之后昆德拉远离政治,1984年后又远离公众视野。他像坚持哲学观一样坚持创作态度:小说家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就会给自己的作品带来危害,人们会关注这位作者的行为、言论和立场,把小说当成是这位作者的言行和立场的附属品。然而,小说家不是任何人的代言人,甚至不是自己观念的代言人。

坚信“布拉格终将成为一座沉默之城,但我们的语言还在空中,他们不能用枪击落语言”的哈维尔们或许永远不会赞同昆德拉的政治态度,但感动于“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反抗”的普通阅读者仍会叹服于昆德拉文字的优美,以及随处可见的、不太正经的幽默和深邃。

2、《罪与罚》阅读笔记

陀其陀耶夫斯基是一个很容易被多数人略过的大师,但一旦被看见就会惊为天人。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盛,这两年不断听到大腕强推陀氏,推《卡拉马左夫兄弟》、推《白痴》,以及这本《罪与罚》。推荐理由五花八门,有从文学角度,有从社会学角度、还有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可以说在各类大咖眼中陀氏都是自己领域不可绕过的地标。

《罪与罚》是我看的第一本陀氏著作,篇幅有点儿长,而且书中人物名字跟作者一样也有点儿长(而且随时切换“张妞、李妞”之类的小名),对初次阅读者不是很友好。但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就很快便沉浸入故事之中无法自拔,继而叹为观止。跟之前读过的所有大师,如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人不同,陀的文风是极其细腻的,细腻的像光影色彩独步天下的伦勃朗。你不用“品”,他会把味道送进你的口中,再进入你的味蕾,再渗入毛孔血管,然后你就懂了什么是米其林三星。

《罪与罚》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只想用文尾的故事做个引荐:小说的末尾处,正在服苦役的男主病倒在床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全世界都染上了一种瘟疫,凡是染上这种瘟疫的人都疯了,他们疯狂地以为自己坚持和认识到的才是真理,瘟疫越来越严重,所有日常生活都陷入停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和意见,他们彼此归罪、相互殴斗和厮杀。最后全世界只有少数人得救,他们负责创造新的人种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类使命……

在陀斯陀耶夫斯基看来,对于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文明是无能为力的。但对于有良知的人来说,罪的惩罚,在法律之前,已经在心里执行。

所以,索多码之后的重新来过,或许是他期待的选择。

五月阅读笔记

1、【《一个叫欧维的男人》阅读书记】

欧维想死,他试过上吊、卧轨、尾气、开枪……都没死成,原因是自从来了新邻居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连锁反应般的变化——他帮老冤家修了暖气并赶走想拉他去养老院的官僚、帮伊朗移民学会开车并成为他们家庭重要的一员、帮同性恋青年与父亲和好并促成他与另一位青年的同性婚姻、甚至救了一个人、收养了一只猫,这一切都是他在失去挚爱以为自己生无可恋之后出现的。

作者巴克曼是瑞典一位年轻的八零后,他被世人关注来自一篇描写自己与父亲在宜家争吵的幽默网文。自此走红,一发不可收,并因这部《欧维》成为世界级畅销作家。

这是部读着读着眼眶就湿了的喜剧作品,也是部讲述亲情友情爱情的通俗小说,还是部关于死亡、孤独、无意义的哲学读物。

这两天在重读英文版《局外人》,尽管加缪不承认,但无可否认的是《局》中随处可见的关于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的思考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就像一提六脉神剑就让人想起大理段氏,一提降龙十八掌就让人想起丐帮。

心理学家从不掩饰对存在主义的喜爱,原因是来访者的困扰大多来自这几个问题。所以无论是看《局外人》还是看《欧维》,除了阅读的快感,还有心理上的共鸣——TMD写到我心坎上了。

*強推大图娃们阅读

2、【《看不见的城市》阅读笔记】

去年年底在全年读过的八十本书里复盘总结了一下,卡尔维诺的祖先三部曲是触动最大的,看不见的武士、树上的男爵、分成两半的子爵,魔幻与隐喻像鲁迅的阿Q一般融入读者身心。因此立下了个心愿,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写一下卡氏与他的书。这本《看不见的城市》是和《寒冬夜行人》一样被文学届誉为继三部曲之后技艺成熟的化境之作。当时顺手放进书库,直到这个月才读。内容说的是马可波罗给忽必烈讲述从威尼斯到大都一路以来五十五个城市的故事,有湖底之城、月亮之城、对称之城、死者之城…….但马可波罗与可汗探讨的不是城市与风景,而是人生。人生就像旅途,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来到一个又一个理想之地,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卡尔维诺借两位故事主角想要探讨的问题。最后马可给了个答案:是免遭痛苦。而免遭痛苦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是持久的警惕与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这个月连续读了几本有关存在与意义的文学作品——《局外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局》没有告诉你答案但让你在叹息后回味,《欧》也没告诉你答案但让你在眼泪中看清,而这本《看不见》则直接告诉了你人生不在于有,有钱有势有地位,而在于无,无病无灾无痛苦。

一个被很多人阐述过的议题被卡尔维诺写成了佛学的哲思,文字便超越了文字本身,成了艺术。

3、玩笑

《玩笑》是米兰昆德拉弃诗从小说后第一部长篇作品。内容很简单:主角平反后回到故乡,想通过勾搭迫害自己流放十年的对手的老婆实现对其报复,结果却发现对手早已准备离婚——苦心积虑的报复成了滑稽的玩笑。

这本书的出版正处于捷克从专制走向短期宽松的“布拉格之春”期间,立刻在国内畅销,不久苏军入侵、昆德拉被禁,这书又被西方世界借法国某文学奖机会赋予其形而上的意义而成为世界级畅销书。

米兰昆德拉研究专家弗朗索瓦里卡尔(有趣的是今年里卡尔走了,而被研究者昆德拉却以93岁高龄健在人世)说从政治角度解读这本书不能说错误,但他更倾向于把它看成是关于“毁灭”的故事——这种毁灭不仅限于政治和社会迫害,它包含的劫掠和毁灭远远超出了政治与观念的范畴。

我读这本书的感受有些复杂,这种复杂有站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代入感,也有对哈维尔与昆德拉政治理念异同的感慨。当然我的无奈与感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大师关于国家与人类的思考到底可以在如今的中国引起多少有质量的启发与反思。

“一切都终将被遗忘,同时又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挽回。挽回的作用(或通过报仇雪恨,或宽宥原谅)必须有遗忘为基础。任何人都无力挽回已铸就的过失,但一切过失却都将被遗忘。”

从理想角度说我不喜欢昆德拉的态度而支持哈维尔的不破不立,但从现实角度说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可能是我真的老了,怂了。


六月阅读笔记

1、无知(米兰昆德拉)

2、福格行为模型(福格)

3、反焦虑(梁冬、李一诺等)

4、卡夫卡短篇小说集(英文)

六月出行十天,影响了阅读,这月只读了四本。

推荐《无知》,这是昆德拉2000年作品,讲述了被迫流亡者的无奈。书中主要人物都是在 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流亡。历经波折后在1989年共政权垮台后回到捷克。但他们发现收留他们的西方社会对他们的同情随着社会主义的消失而同时消退, 而家乡的人们对他们在西方的经历毫无兴趣。进退维谷 ,20年的流亡生涯似乎被一笔勾销。

回顾人生与家国历史,流亡者发出生活在别处的感慨。

书是好书,但出行中读得有些潦草,需要再读。

另外强推《福格行为模型》,这是爱润读书会胡老师推的一本非常有用的工具书,每章后面都有练习,可以巩固学习内容,形成行为习惯。适合所有人,包括成人与学生,强烈推荐大图孩子和家长阅读。阅读笔记回头再整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